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自题小像

自题小像朗读
出自明代沈周的诗词

七十四年,我未识我。

丹青一面,是否莫果。

傍观曰真,我随可可。

以真生假,唐临橘颗。

以假即真,物化虫羸。

真假杂揉,奚较琐琐。

但感白须,长者半坠。

颧卢黡层,颐瘦摺亸。

呜呼老矣,岁月既夥。

茂松清泉,行歌笑坐。

逍遥天地,一拙自荷。

摘要

沈周《自题小像》是其晚年为自画像题写的一首七言绝句。诗中,年届七旬的画家凝视画中自己的形象,发出"似不似,真不真"的感慨,既幽默又蕴含哲理。他感叹水墨丹青虽能摹写须眉,却终究是"纸上影",而镜中的衰容也不过是"身外身"。这看似自嘲的笔触,实则深刻揭示了画家对艺术真实与生命本质的思考——画像再逼真也只是表象的留存,真正的自我与精神超越于皮相之外。全诗语言质朴却意蕴深远,在诙谐中透露出对艺术永恒性的追求和对生命本真的体悟,充分体现了沈周作为文人画宗师淡泊通透的人生态度与艺术境界,成为明代文人自题肖像诗中的典范之作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自嘲诗笔调诙谐而深沉,以七十四年不识自我的开篇直指人生迷思。诗人以"丹青一面"的意象引出真假之辨,用"唐临橘颗"的典故暗喻摹仿之虚妄,"物化虫羸"则道出自然衰老的无奈。后段白须半坠、颧骨层叠的衰老写照与"茂松清泉"的逍遥形成强烈对比,最终以"一拙自荷"的豁达作结。全诗在真假杂糅的哲学思辨中,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坦然与超脱,展现了传统文人在面对衰老时的智慧与幽默。

沈周(1427~1509)明代杰出书画家。字启南,号石田、白石翁、玉田生、有居竹居主人等。汉族,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生於明宣德二年,卒於明正德四年,享年八十三岁。不应科举,专事诗文、书画,是明代中期文人画“吴派”的开创者,与文徵明、唐寅、仇英并称“明四家”。传世作品有《庐山高图》、《秋林话旧图》、《沧州趣图》。著有《石田集》、《客座新闻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