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中
雨中朗读平生不解愁,雨落听总好。
此际雨声来,沈沈北邙草。
摘要
《雨中》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一首诗。这首诗创作于王世贞仕途失意之际,他因政治风波被贬官,常在雨中感怀世事,借景抒情。诗中描绘了雨中的自然景象,如雨丝纷飞、草木萧瑟,以此抒发作者内心的孤寂、忧国忧民之情,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,体现了王世贞豪放雄浑的诗风。作为明代“后七子”的领袖,王世贞的诗作被后世高度评价,认为其融合了历史深度与艺术感染力,对明清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,展现了文人的高洁情操和时代精神。
DeepSeek赏析
诗人以平淡的笔触勾勒出深邃的人生况味。"平生不解愁"起句看似豁达,实则暗藏沧桑。雨声与北邙草的意象相映成趣,既写出自然之趣,又暗含对生命的思考。北邙山自古为葬地,沈沈二字既写草色之深沉,又暗喻生命之沉重。全诗以听雨为线索,在简淡中见深沉,在闲适中寓悲凉,展现出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体悟。

王世贞(1526年-1590年)字元美,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汉族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“后七子”领袖之一。官刑部主事,累官刑部尚书,移疾归,卒赠太子少保。好为古诗文,始于李攀龙主文盟,攀龙死,独主文坛二十年。有《弇山堂别集》、《嘉靖以来首辅传》、《觚不觚录》、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等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