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仆诣田所偶用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韵
课仆诣田所偶用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韵朗读人生念何事,方寸缠忧端。
忧端日澒洞,胡不思自安。
富贵等电露,变灭无留观。
百亩虽已隘,朝耕夕复还。
秋风穑宝实,十口无饥寒。
何为苦役役,而欲事所难。
所以沮溺徒,不受名利干。
行藏随用舍,千载师孔颜。
作劳有馀暇,柴门昼常关。
斗酒且自劳,此外无足叹。
摘要
俞德邻这首《课仆诣田所偶用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穫早稻韵》是宋末元初遗民诗人追和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。此诗创作于宋亡后,俞德邻坚守气节隐居不仕的时期,他效仿陶渊明原诗韵脚,以"田家苦"开篇,通过描述派遣仆人督耕的日常场景,深刻展现了对农耕艰辛的体察。诗中"力耕不吾欺"化用陶诗名句,既延续了陶渊明躬耕自足、返璞归真的精神内核,又暗含身处易代之际的文人以农耕坚守精神家园的深意。全篇在平实的农事叙述中,将"晨出肆微勤"的劳作场景与"守拙归园田"的隐逸情怀相融合,既是对陶渊明"不以躬耕为耻"精神的隔代呼应,亦寄托了诗人身处乱世而洁身自守的志节。这首作品在元初遗民诗坛具有典型意义,展现了宋遗民将陶渊明诗风作为精神避难所的文化现象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以简淡之笔写尽人生至理。开篇直指人心忧端,继而以电露喻富贵无常,百亩耕读方为恒久之道。诗中"秋风穑宝实"六字,尤见农事之乐,与"苦役役"形成鲜明对比。后段引沮溺典故,表明超脱名利的隐逸之志,更以孔颜为典范,道出随遇而安的人生智慧。末句"斗酒自劳"之语,既见田园闲适,又含自得其乐之趣。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,将儒家安贫乐道与道家淡泊自然融为一体,堪称理趣兼备的佳作。

俞德邻(1232~1293)字宗大,自号太玉山人,原籍永嘉平阳(今属浙江),父卓为庐江令,侨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)。度宗咸淳九年(1273)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,未几宋亡。入元,累受辟荐,皆不应。因性刚狷,名其斋为佩韦(本集卷八《佩韦斋箴》)。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,年六十二。遗著由其子庸辑为《佩韦斋文集》十六卷(其中诗七卷),于元仁宗皇庆元年(1312)刊行,另有《佩韦斋辑闻》四卷。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,《至顺镇江志》卷一九有传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