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观澜亭题壁,亭旁有庵供佛 其一

观澜亭题壁,亭旁有庵供佛 其一朗读
出自清代丘逢甲的诗词

万山难阻水宾士,地陷东南出百夷。

不信狂澜回不得,西风倚剑独题诗。

摘要

丘逢甲的这首诗题为《观澜亭题壁,亭旁有庵供佛 其一》,是作者在游历中题写于亭壁之作。诗中描绘了观澜亭旁的佛庵景象,借宁静的佛事与动荡的时代形成对比,表达了丘逢甲深沉的爱国忧思和对故土台湾的眷恋。全诗情感真挚,通过佛庵的超脱意象,寄托了作者在甲午战争后流亡大陆的悲愤与对和平的向往,展现了其诗作一贯的豪迈风格与民族情怀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七绝气势雄浑,笔力千钧,展现了诗人豪迈不羁的品格。开篇"万山难阻水宾士"以夸张手法描绘江河奔流之势,暗喻壮志难遏。次句"地陷东南出百夷"将地理变迁与历史沧桑融为一体,意象宏大。后两句转入抒情,"不信狂澜回不得"展现不屈意志,结句"西风倚剑独题诗"塑造了一个临风仗剑、慷慨赋诗的英雄形象。全诗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巧妙结合,格调高远,意境开阔,体现了作者面对逆境时的豪情与自信,堪称豪放派诗歌的典范之作。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近代诗人。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山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祖籍嘉应镇平(今广东蕉岭)。同治三年(1864年)生于台湾彰化,光绪十四年(1887年)中举人,光绪十五年登进士(1889年)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