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清河县
次清河县朗读淮河水流汨汨清,到县都无二里程。
兵后人家颇相得,采鱼屯种日为生。
摘要
汪广洋的《次清河县》是明代一首描绘旅途风光的即景抒情诗。诗人作为明初重臣(官至右丞相),在巡视途中夜泊清河县,以清丽笔触勾勒出水乡暮色:小舟停泊于河滨,月光映照沙滩如雪,渔火点点缀于芦花深处。诗中“客情”二字点出羁旅之思,而“沙明月似雪”“渔火暗芦花”等句则流露出对自然景致的静观与沉醉,展现了文人雅士对山水田园的审美意趣。全诗语言洗练,意境空灵,虽无激烈情感表达,却通过细腻的景物描摹传递出宦游途中片刻的宁静与超脱,体现了汪广洋诗歌“清刚典重,一洗元人纤媚之习”(《列朝诗集》评)的特色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小诗描绘战后淮河沿岸的民生景象,笔调平实而意境深远。首句以"汨汨清"三字勾勒出淮河宁静流淌的画面,暗含对和平的向往。次句"无二里程"的夸张写法,既表现河道的绵长,又暗示战后行政区划的变迁。后两句笔锋一转,写百姓在战后重建生活,"采鱼屯种"四字抓住了农耕文明的典型场景,而"颇相得"三字更见人情温暖。全诗不用典故,不加雕饰,却于平淡处见深刻,在简练中显厚重,展现了战乱后民间自愈的坚韧力量,体现了作者对黎民百姓的深切关怀。

汪广洋(? ~1379),江苏高邮人,字朝宗,明朝初年宰相,重臣。汉族。元末进士出身,通经能文,尤工诗,善隶书。朱元璋称赞其“处理机要,屡献忠谋”,将他比作张良、诸葛亮。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,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、江南行省提控,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。明朝建立后,先后担任山东行省、陕西参政、中书省左丞、广东行省参政、右丞相职务。受封忠勤伯。洪武十二年(1379年),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,被朱元璋赐死。著有《凤池吟稿》、《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》。《明诗综》收其诗三十一首。
汪广洋名诗推荐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