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湖晚泊
石湖晚泊朗读磨子峰头日已倾,楞伽塔顶月初生。
鸱夷去后烟波冷,怅望吴台与越城。
摘要
《石湖晚泊》是宋代僧人释元肇创作的一首诗。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石湖(今苏州附近)停泊时的夜景,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的静谧之美,如“月明烟水阔”等句,营造出悠远宁静的意境。作品表达了释元肇对自然风光的深切热爱和对旅途生活的沉思,体现了其作为僧人的禅意情怀,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释元肇的诗风清新脱俗,此诗虽未广传,但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,展现了宋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暮色图,以磨子峰、楞伽塔为背景,勾勒出夕阳西沉、新月初升的时空转换。"日已倾"与"月初生"的对仗巧妙,构成时间流逝的意象。后两句借范蠡(鸱夷子皮)典故,抒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之情。"烟波冷"三字尤为精妙,既写实景之清冷,又暗喻人事变迁的苍凉。末句"怅望"二字点明主题,将个人情感与吴越历史交融,使整首诗在时空交错中展现出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,体现了作者对往昔的无限追思。

释元肇(一一八九~?)(生年据本集卷上《寄赵东阁》“与君生己酉”及卷下《丁巳生朝》年六十九推定),字圣徒(日刻本本集署名),号淮海,通州静海(今江苏南通)人,俗姓潘。年十九薙染受具。参浙翁于径山,命为掌记。出世通之光孝,历住吴城双塔、金陵清凉、天台万年、苏之万寿、永嘉江心、杭之净慈、灵隐等寺,圆寂于径山。有《淮海挐音》二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