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酬束丈贶诗兼弱叙所怀

酬束丈贶诗兼弱叙所怀朗读
出自宋代王令的诗词

白日立中路,犬去不形相。

夜以盗自来,何敢怨犬伤。

主人忽加念,谢恕犬无良。

盗子愧伏前,有言愿加详。

见赐固已多,恕犬诚未臧。

摘要

王令的《酬束丈贶诗兼叙所怀》是北宋诗人王令酬答友人束孝先(束丈)赠诗的作品。此诗创作于王令贫病交加、壮志难酬的困顿时期,诗中既回应了友人的关怀,更抒发了自身深沉的人生感慨。开篇以“长风吹秋”的壮阔意象起兴,继而直陈“穷愁著书”的境遇,直言生计艰难、抱负未展之痛。尾联“相望江湖各穷愁”既呼应友人,又以“著书未成”的典故,表露了在困厄中坚守志节、著书立说的孤高情怀。全诗语言雄健,情感激越,在悲怆中透出豪迈之气,展现了宋代寒士在逆境中不屈的精神风貌,是王令诗歌中体现其人格力量与艺术风格的代表作之一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以犬与盗的寓言,道出人性善恶的微妙辩证。白日犬不吠盗,夜来却被盗所伤,主人却宽恕犬的失职,反令盗者羞愧。诗人以简练笔触勾勒出一幅道德寓言画:犬之失职恰似人性软弱,主人之宽容堪比天理昭彰,而盗者之愧伏则暗喻良知未泯。诗中"见赐固已多"一句尤为深刻,暗指世间恩惠本已丰厚,何必再行不义?末句"恕犬诚未臧"则留下余韵,让人思考宽恕的边界与价值。全诗以物喻人,在平淡叙述中见深意,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。

王令(1032~1059)北宋诗人。初字钟美,后改字逢原。原籍元城(今河北大名)。 5岁丧父母,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(今江苏扬州)。长大后在天长、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,有治国安民之志。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。有《广陵先生文章》、《十七史蒙求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