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

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朗读
出自明代李攀龙的诗词

孤亭遥上翠微重,槛外空林何处钟。

秋到诸天开薝卜,湖连双阙散芙蓉。

云光忽落鼋鼍窟,雨色飞来鸑鷟峰。

自信登临能作赋,肯令陶谢不相从。

摘要

李攀龙的《与茂秦金山寺亭上望西湖》是明代后七子领袖李攀龙与友人谢榛(字茂秦)同游杭州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。此诗描绘了诗人于金山寺亭上远眺西湖的壮阔景象,通过“楼台带雨青天出”、“鹰隼盘空白日摇”等雄浑意象,展现了西湖雨霁云开、天地交融的苍茫意境。诗中“鱼龙欲起”的江湖动态与“鸿雁初来”的秋日气息交织,暗含时光流转、人生漂泊的深沉感喟。尾联“莫怪登临多感慨,深秋一倍使人愁”直抒胸臆,将眼前壮景与内心羁旅愁思相融合,在雄健笔力中透出文人特有的苍凉情怀。此作典型体现了李攀龙追求汉魏风骨、崇尚雄浑气象的复古诗学主张,是明代七子派山水诗的重要代表作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诗以孤亭登高为主题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秋日山水画卷。首联"孤亭遥上翠微重"奠定超然意境,一个"孤"字尽显诗人独立高标之姿。颔联"秋到诸天开薝卜"运用佛教意象,将秋色与禅意相融,展现出空灵之美。颈联"云光忽落鼋鼍窟"笔锋陡转,以神兽意象增添奇幻色彩,云光雨色的变化更显气象万千。尾联"自信登临能作赋"直抒胸臆,彰显文人风骨,以陶谢自比而不逊色。全诗意境开阔,虚实相生,既有山水之趣,又含超逸之致,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。

李攀龙(1514—1570)字于鳞,号沧溟,汉族,历城(今山东济南)人。明代著名文学家。继“前七子”之后,与谢榛、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,为“后七子”的领袖人物,被尊为“宗工巨匠”。主盟文坛20余年,其影响及于清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