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涟漪寄薛绍彭
自涟漪寄薛绍彭朗读老来书兴独未忘,颇得薛老同徜徉。
天下有识推鉴定,龙宫无术疗膏肓。
淮风吹戟稀讼牒,典客闭阁闲壶浆。
吟树对山风景聚,墨池濯砚龟鱼藏。
珠台宝气每贯日,月观桂实时飘香。
银淮烛天限织女,烟海括地生灵光。
俊儿乃是翰墨侣,侠竹不使舆卫将。
象管钿轴映瑞锦,玉鳞棐几铺云肪。
依依烟华动勃郁,矫矫龙蛇起混茫。
持此以为风月伴,四时之乐乐未央。
部刺不纠翰墨病,圣恩养在林泉乡。
风沙涨天乌帽客,胡不东来从北荒。
摘要
《自涟漪寄薛绍彭》是北宋书法家、诗人米芾写给挚友薛绍彭的一首七言古诗。此诗作于米芾任涟水军使期间(约1100年),当时他广藏书画,常与薛绍彭书信往来切磋艺事。诗中“棐几延毛子,明窗馆墨卿”等句生动描绘了二人以书画会友的雅趣,通过“功名皆一戏,未觉负平生”的感慨,表达了超脱仕途功利、醉心艺术创作的人生态度。全篇语言率真洒脱,既展现了米芾对书画艺术的痴迷,也传递出文人雅士淡泊名利的清高志趣。后人多将此诗视为宋代文人艺术精神的典型写照,尤其尾联“何须驷马衔,自足追风飙。书画不须矜,飘然戏沧溟”更被赞为道尽艺术家自由不羁的灵魂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尽显文士暮年之雅趣,笔墨间流淌着对书画艺术的执着与超脱。诗中"龙宫无术疗膏肓"一句,以奇崛之笔道出艺事之不可强求;"墨池濯砚龟鱼藏"则勾勒出文人书斋的幽静意趣。全篇多用典故而不显晦涩,如"银淮烛天限织女"化用七夕传说,却又与"烟海括地生灵光"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。末段"圣恩养在林泉乡"道出隐逸之乐,而"胡不东来从北荒"的诘问,更显其超然物外之态。全诗笔力雄健,意象纷披,在铺陈书画之乐时,亦暗含对世俗功名的淡然,可谓得陶渊明之闲适,兼有李白之豪放。

米芾(1051-1107),北宋书法家、画家,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迁居襄阳。天资高迈、人物萧散,好洁成癖。被服效唐人,多蓄奇石。世号米颠。书画自成一家。能画枯木竹石,时出新意,又能画山水,创为水墨云山墨戏,烟云掩映,平淡天真。善诗,工书法,精鉴别。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宋四家之一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