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蕙兰芳引 咏兰

蕙兰芳引 咏兰朗读
出自清代陈维崧的诗词

溪店寺桥,映一带、铜峰蛾簇。

有黛叶离披,露萼烟条齐矗。

参差鹿柴,日给与、幽芬千斛。

似佳人绝代,零落今依草木。

数朵微含,一枝乍秀,淡淡如菊。

笑秾李夭桃,祇解寻常妆束。

无言一笑,嫣然空谷。

想采时、无数裙腰都绿。

摘要

陈维崧的《蕙兰芳引·咏兰》是其咏物词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词借咏兰抒写高洁志趣与深沉身世之慨。上阕以“空谷佳人”喻兰,化用屈原《离骚》香草意象,通过“三楚骚人”“九畹遗踪”等典故,将兰置于历史文脉中,凸显其幽贞品性。“托灵根、湘畹泪,汨罗愁”更将兰与屈原忠魂相系,赋予其文化人格。下阕转入现实观照,“莺猜燕妒”暗喻世俗纷扰,“歌离吊梦”则吐露词人乱世飘零之悲。结句“一剪松风,半溪梅影”以清冷景致收束,余韵悠长。全词熔铸身世之感与家国之思,以骚雅笔法拓展了咏物词的境界,被词评家誉为“清空骚雅,得白石真髓”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词以溪店寺桥为背景,勾勒出一幅幽静雅致的山水画卷。上阕以"铜峰蛾簇"起笔,用"黛叶离披"、"露萼烟条"等意象,描绘出山间草木葱茏、雾气氤氲的景象。"似佳人绝代"一句,将自然景物拟人化,赋予其超脱凡尘的气质。下阕转入对花的描写,"淡淡如菊"与"秾李夭桃"形成鲜明对比,凸显其高洁品格。"嫣然空谷"四字传神地刻画出花朵在幽谷中独自绽放的孤高姿态。结尾"裙腰都绿"的想象,既点出采花时节,又暗含对自然之美的赞叹。全词语言清丽,意境深远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,展现了作者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。

陈维崧(1625~1682)清代词人、骈文作家。字其年,号迦陵。宜兴(今属江苏)人。清初诸生,康熙十八年(1679)举博学鸿词,授翰林院检讨。54岁时参与修纂《明史》,4年后卒于任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