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卢司业浚卿再赴南都 其一
送卢司业浚卿再赴南都 其一朗读相忆江湖远,相逢京国初。
羽觞春欲动,宫漏夜何如。
客久惭怀刺,年衰可著书。
君仍金马诏,吾竟白云居。
摘要
谢榛的《送卢司业浚卿再赴南都 其一》是一首明代送别诗。此诗作于友人卢浚卿(时任国子监司业)再次赴南京任职之际。明代迁都北京后,南京作为留都仍设六部,但官员调往南都常被视为仕途失意。诗中“莫道相知少,南都旧侣多”既含宽慰,亦暗指友人此番赴任隐含政治冷遇。谢榛以“春水孤帆远”勾勒旅途苍茫,借“江湖岁月过”感慨宦海沉浮,末句“相看愁思深”更直抒对友人际遇的深切同情与自身漂泊的共鸣。全篇语言简练深沉,在离愁别绪中寄托了对官场现实的敏锐洞察与文人相惜的厚重情谊,体现了谢榛作为“后七子”代表注重格调、含蓄蕴藉的创作风格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律以简练含蓄的笔触抒写故人重逢的感慨。首联"相忆江湖远,相逢京国初"以空间转换道出久别重逢之境,江湖与京城的对比暗示人生际遇变迁。颔联"羽觞春欲动,宫漏夜何如"运用意象对照,春宴之乐与宫漏之寂形成张力,暗含聚散无常之思。颈联"客久惭怀刺,年衰可著书"转入自省,客居之愧与迟暮之感交织,透露出文人特有的谦逊与自持。尾联"君仍金马诏,吾竟白云居"以对比作结,友人仕途顺遂与己身隐逸之志形成鲜明映照,不着痕迹地道出世事浮沉、各得其所的人生况味。全诗对仗工稳而气脉流畅,在平淡叙述中见深沉,展现出唐代士人典型的精神风貌与处世哲学。

谢榛(1495~1575)明代布衣诗人。字茂秦,号四溟山人、脱屣山人,山东临清人。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,流传颇广,后折节读书,刻意为歌诗,以声律有闻于时。嘉靖间,挟诗卷游京师,与李攀龙、王世贞等结诗社,为“后七子”之一,倡导为诗摹拟盛唐,主张“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,熟读之以夺神气,歌咏之以求声调,玩味之以裒精华。”后为李攀龙排斥,削名“七子”之外,客游诸藩王间,以布衣终其身。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,功力深厚,句响字稳,著有《四溟集》、《四溟诗话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