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寄黄子衡

寄黄子衡朗读
出自宋代朱熹的诗词

远宦去乡井,终日无一欢。

援琴不能操,临觞起长叹。

我友客京都,肃肃云天翰。

别去今几时,各在天一端。

有酒不同斟,中情谁与宣。

裁诗一问讯,重使心思传。

摘要

《寄黄子衡》是南宋理学家、诗人朱熹创作的一首赠友诗。这首诗表达了朱熹对友人黄子衡的深切思念与人生感悟,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,抒发对友情与道德修养的珍视。诗中体现了朱熹的理学思想,强调天人合一、修身养性的哲理,如以山水意象寓含对高尚品格的追求。作为朱熹诗歌的代表作之一,它融合了文学性与哲学深度,展现了其作为理学大师的文人情怀。

DeepSeek赏析

此诗道尽宦游者与挚友天各一方的惆怅,字字皆浸透离愁。开篇"远宦"二字已定调,琴不能操、觞起长叹的细节,将游子无欢之状刻画入微。"云天翰"意象高远,暗喻友人如鸿鹄振翅,却更显相隔之遥。末联"裁诗一问讯"看似平淡,实则蕴含千钧情意,纸短情长之叹跃然纸上。全诗以酒为媒,以诗作桥,将宦海沉浮中的孤寂与对知音的渴慕,化作穿越云天的殷殷问候。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沧洲病叟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