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歌风台
登歌风台朗读君王逝已久,遗构在彭城。
空阔青徐坼,苍茫楚汉争。
荒山尚云气,乔木有风声。
无限登临意,长歌慷慨生。
摘要
张翥的《登歌风台》是元代一首著名的怀古之作。歌风台位于江苏沛县,相传为汉高祖刘邦还乡时高唱《大风歌》之处。张翥登临此台,遥想刘邦"威加海内"的雄姿,感慨历史兴亡。诗中"酒酣击筑"重现刘邦击节高歌的场景,"山河犹带英雄气"则赞颂了开国气象的恢弘。然而诗人笔锋一转,"云气尚披芒砀色"暗喻王朝终将如云雾消散,"弓剑不随淮泗去"更道尽英雄长逝的苍凉。结尾"禾黍离离满故都"化用《诗经》典故,以黍离之悲暗示元末乱世征兆。全篇在雄浑苍茫的意境中,既追慕古人功业,又寄寓对时代变迁的深沉感喟,被后世誉为"以雄健之笔写兴亡之叹"的典范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以古彭城遗迹为引,抒发了深沉的历史感慨与慷慨之情。首联点明时空,君王已逝而遗构尚存,暗含物是人非之叹。颔联"空阔"与"苍茫"相对,将视野拓展至广阔的天地之间,青徐分野、楚汉争霸等历史风云如在目前。颈联转入眼前实景,荒山云气、乔木风声,既写实景又含象征,暗示历史余韵犹存。尾联直抒胸臆,登临之意与慷慨长歌相呼应,展现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激荡的胸怀。全诗虚实相生,今古交融,在苍茫的历史感怀中透露出豪迈气概,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。

张翥(1287~1368) 元代诗人。字仲举,晋宁(今山西临汾)人。少年时四处游荡,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,十分勤奋。其父调官杭州,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,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,渐有名气。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,至正初年(1341)被任命为国子助教。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