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五
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五朗读有为臣所执。
司契君之道。
运行乃四时。
无言信苍昊。
宸居体冲寂。
忘怀定天保。
摘要
沈约的《梁鞞舞歌·明之君》是南朝梁代宫廷乐舞歌辞中的第五首,属《梁鞞舞歌》组诗之一。此诗创作于梁武帝萧衍建国初期,旨在歌颂新朝德政与太平气象。诗中通过“玄符昭景历”“玉烛调行晷”等典丽辞藻,描绘了天降祥瑞、时序和谐的盛世图景,暗喻梁代君主承天命而治。其核心思想在于宣扬君权神授、德化天下的政治理念,既表达对梁武帝文治武功的赞美,也寄托了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许。作为沈约奉敕创作的庙堂乐章,该诗典型体现了南朝宫廷文学的典雅风格,虽在艺术创新上受限,但反映了当时乐府雅歌的政治功能,是研究南朝礼乐文化的重要文本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,展现了臣子对君道的忠诚与体悟。开篇直抒胸臆,"有为臣所执"表明坚定的立场。继而以"司契君之道"揭示臣子职责在于践行君道。诗中巧妙运用自然意象,"运行乃四时"暗喻君臣之道如四时运行般恒常不变。后三句转入对君主德行的赞颂,用"无言信苍昊"比喻君主的无言大信,"宸居体冲寂"描绘其虚静无为的境界,结句"忘怀定天保"更见其超然物外的胸怀。全诗以简约之笔,寄寓深刻的政治哲理,体现了诗人对君臣关系的深刻理解。
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,历史上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,家族社会地位显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虏将军。父亲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诛。沈约孤贫流离,笃志好学,博通群籍,擅长诗文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记室参军、尚书度支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齐纪》、《高祖纪》、《迩言》、《谥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声谱》。作品除《宋书》外,多已亡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