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尽
不尽朗读不尽梅花路,其如桂树丛。
天高片云紫,木落万山空。
砧杵自秋簟,关河有塞鸿。
何人抱瑶瑟,今夜月明中。
摘要
宗臣的《登盘山绝顶》是明代文学家宗臣的代表诗作,创作于他登临盘山时,描绘了壮丽的山河景象,如“天风海涛来不尽”等句,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和豪迈壮阔的情怀。诗中通过磅礴的自然意象,表达了诗人壮志凌云、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。在历史上,这首诗被誉为明代复古派诗歌的典范,展现了宗臣雄健豪放的风格,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以清冷幽远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画卷。"不尽梅花路,其如桂树丛"开篇便以两种高洁意象暗示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。颔联"天高片云紫,木落万山空"气象雄浑,云紫与山空形成强烈对比,凸显天地寥廓。颈联转写人间声响,"砧杵自秋簟,关河有塞鸿"将秋夜捣衣声与边塞鸿雁相映成趣,暗含思乡之情。尾联"何人抱瑶瑟,今夜月明中"以问作结,余韵悠长,月下抚琴的意象既见雅致,又透露出知音难觅的寂寞。全诗意境空灵,语言凝练,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融入诗人孤高情怀,堪称王维山水诗风的典范之作。

宗臣(1525~1560)明代文学家。字子相,号方城山人。兴化(今属江苏兴化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,由刑部主事调吏部,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,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,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,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诗文主张复古,与李攀龙等齐名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,散文《报刘一丈书》,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,著有《宗子相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