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字令 赠陈制干
百字令 赠陈制干朗读修真慕道,乐清虚、任意陶陶兀兀。
富贵荣华都不恋,甘分清贫彻骨。
名利俱捐,是非不辨,且把身埋没。
真闲真静,谁知如是消息。
为言向上机缄,玄珠罔象,火候无时刻。
一窍玄关通得透,顿悟非心非佛。
情念双忘,有无交入,胎备元神出。
眼睛开放,光明周遍无极。
摘要
李道纯的《百字令·赠陈制干》是一首蕴含道家思想的赠答词。此词创作于宋末元初,是李道纯赠与一位即将卸任归隐的官员(陈制干)的作品。词中开篇即以“归去来兮”呼应陶渊明的归隐情怀,劝友人放下俗世功名,回归自然本真。上阕“识破尘寰”直指道家超脱物外的核心思想,强调放下对“蜗角功名”的执念;下阕“木牛”与“金丹”的意象则化用道教内丹修炼术语,隐喻通过精神修炼达到身心自在的境界。结尾“云山嘉趣”既是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福,亦是对逍遥境界的向往。全词融合了道家哲学与文人情怀,语言清旷洒脱,展现了宋元之际道教人士对精神自由的追求,是道教文学中体现“道法自然”思想的典型作品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词以道家修真为主题,展现了超脱尘世的境界。上阕以"乐清虚"开篇,直抒胸臆,用"陶陶兀兀"表现自在逍遥之态,通过"富贵荣华都不恋"等句层层递进,表达对世俗名利的彻底摒弃。下阕转入修真境界的描写,"玄珠罔象"等道家术语的运用,形象地展现了修炼过程。"一窍玄关"两句点明顿悟之妙,结尾"光明周遍无极"更是将精神升华到了极致。全词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,既有道家思想的深邃,又不失词作的艺术美感,体现了作者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。

李道纯 ,湖南都梁(武冈)人,宋末元初著名道士。字元素,号清庵,别号“莹蟾子”。精于内丹学。李道纯博学多才,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,系统非常完整。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。李道纯融合内丹道派南北二宗。其内丹理论以“守中”为要诀。 故后人称其为内丹学中的中派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