迟养浩不至
迟养浩不至朗读山中白日迟,湖上青春早。
美人不我期,谁与玩芳草。
摘要
《迟养浩不至》是明代诗人宗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。此诗以友人养浩失约为背景,抒发了诗人久候不至的失落与孤寂之情。诗中“孤云随野鹤,空庭响寒虫”等句,以萧瑟秋景烘托内心的怅惘,营造出清冷寂寥的意境。尾联“独坐有深意,何必悲途穷”则笔锋一转,在自我宽慰中透露出文人特有的旷达襟怀,展现了诗人面对失落时的精神超脱。全篇语言简淡,情感真挚,既表达了特定情境下的怅然心绪,又体现了明代士大夫追求精神自适的典型心态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小诗以山中与湖上的时光对比开篇,"白日迟"与"青春早"形成鲜明对照,暗喻诗人内心的期待与失落。"美人不我期"一句直抒胸臆,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写之中,使全诗更显婉转深沉。末句"谁与玩芳草"以问作结,既表达了孤独寂寞之情,又展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的巧妙融合,营造出一种含蓄隽永的艺术效果。

宗臣(1525~1560)明代文学家。字子相,号方城山人。兴化(今属江苏兴化)人。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。嘉靖二十九年进士,由刑部主事调吏部,以病归,筑室百花洲上,读书其中,后历吏部稽勋员外郎,杨继盛死,臣赙以金,为严嵩所恶,出为福建参议,以御倭寇功升福建提学副使,卒官。诗文主张复古,与李攀龙等齐名,为“嘉靖七子”(后七子)之一,散文《报刘一丈书》,对当时官场丑态有所揭露,著有《宗子相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