寓怀 其十三
寓怀 其十三朗读皇王宪天则,广覆物不遗。
四门列九服,大开明堂基。
嬴帝吞六雄,扬兵震四垂。
炎武因遗迹,滇岭悉来归。
魋结袭冠簪,卉服改裳衣。
西琛并南赆,王会无后期。
善哉太史公,谓得圣人威。
竖儒守一经,安能知是非。
摘要
王世贞的《寓怀·其十三》是明代复古派文学的代表作之一。此诗作于嘉靖后期,时值权臣严嵩当道,作者因父亲王忬遭严党陷害致死而深怀愤懑。诗中“白璧本无瑕,青蝇自相点”以玉喻品格高洁,借典故痛斥谗言构陷;“松柏有本性,岂为霜雪变”则通过岁寒意象,彰显士人刚毅不屈的操守。全篇以古雅简劲的语言,既抒发了对黑暗政治的批判,更在“千秋万世名”的宣言中,展现了文人坚守气节的铮铮风骨。该诗浓缩了明代士大夫在政治高压下的精神抗争,被后世誉为“骨力沉雄,得汉魏遗响”的典范之作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以雄浑笔触勾勒帝王气象,开篇"皇王宪天则"四句展现王者以天道为法则的恢弘气度。中段"嬴帝吞六雄"六句通过秦始皇、汉武帝的武功伟业,铺陈天下一统的盛况,尤以"魋结袭冠簪"二句生动描绘边疆民族归化之态。末四句借太史公之口批判腐儒之见,以"竖儒守一经"的鲜明对比,凸显诗人对经世致用之学的推崇。全诗用典精当,对仗工整,在歌颂帝王功业中暗含对开阔胸襟的赞美,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史学功底与豪放的诗歌风格。

王世贞(1526年-1590年)字元美,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汉族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“后七子”领袖之一。官刑部主事,累官刑部尚书,移疾归,卒赠太子少保。好为古诗文,始于李攀龙主文盟,攀龙死,独主文坛二十年。有《弇山堂别集》、《嘉靖以来首辅传》、《觚不觚录》、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等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