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五
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 其五朗读密叶丛篁噪晚鸦,荒村百里两三家。
疲民采拾供租税,犹恐傍人议榷茶。
摘要
方孝孺的《次韵写怀送叔贞之成都十七首·其五》是明代建文朝时期的赠别诗。此诗创作于方孝孺辅佐建文帝推行新政之际,借送友人赴成都之机,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与家国情怀。诗中“丈夫志在安黎庶”一句直抒胸臆,强调士人当以济世安民为己任,同时“莫学纷纷儿女仁”的劝诫,更凸显其超越个人离愁的宏大格局。全诗语言质朴却风骨凛然,既承载着对友人的期许,更折射出方孝孺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家理想。作为“天下读书种子”的忠烈之臣,此诗所彰显的担当精神,正是其后来以身殉节的思想根基,在明代士林中具有深远影响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萧索的乡村图景,展现了民生疾苦与官府苛政。首句"密叶丛篁噪晚鸦"以密集的竹叶和聒噪的乌鸦渲染出压抑氛围,次句"荒村百里两三家"更以夸张手法突出人烟稀少。后两句直指民生艰辛,"疲民采拾供租税"道出百姓疲于奔命之苦,"犹恐傍人议榷茶"则暗讽茶税之重令百姓战战兢兢。全诗语言简练,意象鲜明,以小见大,通过典型场景的描绘,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现实,体现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。

方孝孺(1357—1402年7月25日),宁海人,字希直,一字希古,号逊志,曾以“逊志”名其书斋,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,故称“缑城先生”;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,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“正学”,亦称“正学先生”,明朝大臣、学者、文学家、散文家、思想家。后因拒绝为发动“靖难之役”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,被朱棣杀害。南明福王时追谥“文正”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