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鲁一同诗后三章 其三
书鲁一同诗后三章 其三朗读平生亦能咏,骨槁肉相腴。
尔与示龙象,吾今得颔珠。
星明堪助月,韩在愿为苏。
自日照千里,黄河合一趋。
摘要
姚燮的《书鲁一同诗后三章 其三》是清代诗人姚燮为友人鲁一同诗作所写的组诗中的第三首。此诗创作于晚清社会动荡之际,诗人借评点鲁一同的诗文,抒发了对时局的忧愤和对士人气节的推崇。诗中"孤鹤唳寒烟"等意象,既暗喻鲁一同诗文清峻高洁的品格,也寄托了自身在乱世中坚守操守、不随流俗的志向。姚燮以"万木凋残独有春"赞颂友人在衰颓时风中葆有的精神气骨,更以"立脚何妨众口嗔"表明独立不迁的立场。全诗语言凝练沉郁,通过对比手法凸显了文人面对时代危机的精神选择,展现了浙东诗派关注现实、崇尚气节的创作特质,是体现晚清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重要诗篇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以雄浑之笔抒写胸中豪情,首联"骨槁肉相腴"匠心独运,以枯骨与丰腴之反差,暗喻精神与肉体的辩证关系。颔联"示龙象""得颔珠"用典精妙,展现诗人超然物外之志。颈联"星明助月""韩为苏"化用典故而不着痕迹,表达对前贤的追慕之情。尾联气象恢宏,"日照千里"与"黄河一趋"构成壮阔意境,将个人情怀升华为天地境界。全诗骨力遒劲,意象奇崛,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现出诗人吞吐山河的胸襟与独步文坛的自信。

姚燮(1805—1864)晚清文学家、画家。字梅伯,号复庄,又号大梅山民、上湖生、某伯、大某山民、复翁、复道人、野桥、东海生等,浙江镇海(今宁波北仑)人。道光举人,以著作教授终身。治学广涉经史、地理、释道、戏曲、小说。工诗画,尤善人物、梅花。著有《今乐考证》、《大梅山馆集》、《疏影楼词》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