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下有怀
月下有怀朗读明月澹吾虑,满庭无垢氛。
天光多是水,暮气却非云。
屋小农谈寂,沙空鹤警闻。
离人如落叶,飘泊不成群。
摘要
严遂成是清代乾隆时期的诗人,其诗作《月下有怀》具体创作背景已难详考,但从诗题及内容可窥其主旨。这是一首典型的月夜感怀之作。诗人独对清辉,在寂静的月色中触景生情,借月抒怀。诗中通过对月下景物的描绘,如霜华、孤影、远山、寒林等意象,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,含蓄地流露出深切的羁旅之思或人生孤寂之感。严遂成诗风以沉郁苍劲见长,擅长咏史怀古,此诗虽非其最负盛名的咏史之作,却也体现了他在情景交融中寄寓个人情愫的功力。全篇意境清远,情感内敛,在淡淡的月色笼罩下,传递出诗人对人生际遇、时光流转或故园亲友的深沉怀想与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情怀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律以清幽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夜庭院图。开篇"明月澹吾虑"四字便奠定全诗澄澈空明的基调,月光不仅是自然景象,更成为涤荡心灵的精神力量。"天光多是水"与"暮气却非云"形成工整对仗,以虚实相生的手法营造出空灵意境。后四句由景入情,小屋农谈、沙洲鹤唳的寂寥意象,自然引出"离人如落叶"的深沉感慨。诗人以落叶自况,将漂泊无依的孤寂之情融入萧瑟秋景,物我交融间尽显文人雅士的超然与感伤。全诗语言洗练,意境深远,体现了传统文人诗追求含蓄蕴藉的审美趣味。

严遂成(1694—?)约清高宗乾隆初(1736年前后)在世,字崧占(一作崧瞻),号海珊,乌程(今浙江湖州)人。雍正二年(1724)进士,官山西临县知县。乾隆元年(1736)举“博学鸿词”,值丁忧归。后补直隶阜城知县。迁云南嵩明州知府,创办凤山书院。后起历雄州知州,因事罢。在官尽职,所至有声。复以知县就补云南,卒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