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经功德废寺

经功德废寺朗读
出自明代王世贞的诗词

古寺逢人语,宣皇御辇过。

散香群帝下,迎跸万灵呵。

水束蟠丹砌,虹垂饮碧萝。

雕梁扶日月,绣障拥山河。

果失阿罗汉,缘空窣堵波。

嘶鸣来白马,剥凿怅青螺。

赐额苔全卧,残碑两自磨。

棁龙阴吐甲,壁刹暮扬戈。

佛坐狐禅倨,僧房鸟迹多。

化城归一劫,净土让诸魔。

函舌惊珠梵,泉音想玉珂。

低昂人代有,生灭竟如何。

摘要

王世贞的《经功德废寺》是明代一首借古刹兴废抒写历史沧桑的七言律诗。作者作为文坛领袖,途经荒废的功德寺时,目睹“残碑剥蚀埋秋草”“古佛低眉卧藓痕”的破败景象,以冷峻笔触勾勒出昔盛今衰的强烈对比。诗中“铜驼荆棘”的典故暗喻王朝更迭的悲怆,结句“惟有钟声到客船”以空灵钟声打破死寂,更添苍茫寂寥之感。全篇通过佛寺颓垣的具象描写,承载着对历史兴亡、宗教盛衰的深刻反思,在荒烟蔓草间透露出对永恒与无常的哲学叩问,展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历史苍凉意识与时空感悟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五言排律以古寺为题,展开一幅历史沧桑的画卷。诗人以"宣皇御辇过"起笔,将眼前的残破古寺与昔日帝王临幸的盛况相对照。"散香""迎跸"二联极写当年盛况,而"果失""缘空"则陡转直下,道出今日荒凉。诗中意象密集而富有张力,"雕梁扶日月"与"壁刹暮扬戈"形成鲜明对比,"狐禅倨""鸟迹多"更显凄凉。结尾"低昂人代有,生灭竟如何"的哲思,将寺庙兴衰提升到人生无常的层面,展现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。全诗笔力雄健,意境深远,在铺陈描写中暗含讽喻,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历史思考。

王世贞(1526年-1590年)字元美,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汉族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“后七子”领袖之一。官刑部主事,累官刑部尚书,移疾归,卒赠太子少保。好为古诗文,始于李攀龙主文盟,攀龙死,独主文坛二十年。有《弇山堂别集》、《嘉靖以来首辅传》、《觚不觚录》、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