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返照

返照朗读
出自唐代杜甫的诗词

楚王宫北正黄昏,白帝城西过雨痕。

返照入江翻石壁,归云拥树失山村。

衰年肺病惟高枕,绝塞愁时早闭门。

不可久留豺虎乱,南方实有未招魂。

摘要

《返照》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,大约写于大历元年(766年)秋,杜甫寓居夔州西阁期间。此时安史之乱虽平,但国家动荡未息,诗人漂泊西南,生活困顿,身体多病,心境苍凉。诗中描绘了楚王宫畔、白帝城西夕阳返照下的秋日江景:斜阳穿透稀疏的林木,归云萦绕山峦,江流不息,暮色渐深。诗人触景生情,由衰颜难驻联想到药石无效,最终在醉意中寻求片刻解脱。整首诗以沉郁的笔调,借萧瑟秋景与衰颓暮光,深刻寄寓了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生迟暮的悲慨,对国家残破、个人漂泊的无奈,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切体悟,展现了杜甫晚年诗歌特有的苍茫境界和深沉的家国身世之痛。

DeepSeek赏析

杜甫此诗写于夔州时期,透露出诗人暮年漂泊的深沉感慨。首联以"黄昏"、"雨痕"勾勒出凄清意境,暗示诗人黯淡心境。颔联"返照"、"归云"二句,以自然意象写人生况味,江石翻动、云树相依间,暗含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。颈联直抒胸臆,"衰年肺病"与"绝塞愁时"道尽老病交加的悲凉。尾联"豺虎乱"喻世道险恶,"未招魂"则暗指漂泊无依的灵魂无处安放。全诗情景交融,沉郁顿挫,将个人身世之悲与时代离乱之感熔铸一体,展现出杜诗沉雄悲壮的典型风格。

杜甫(712-770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世称“杜工部”、“杜少陵”等,汉族,河南府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人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杜甫被世人尊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杜甫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开来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他忧国忧民,人格高尚,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,诗艺精湛,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,影响深远。759-766年间曾居成都,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