答张助甫三首 其一
答张助甫三首 其一朗读吾家兄弟好,犹恋旧绨袍。
迢递赪鱼尾,参差彩凤毛。
世宁宽此道,天未厌吾曹。
若作求羊访,吴山处处高。
摘要
《答张助甫三首 其一》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酬答友人张佳胤(字助甫)的组诗之一。此诗作于隆庆年间王世贞辞官归隐时期,借酬唱抒写其远离官场后的心境。诗中"野夫兴到不复删,大海回风生紫澜"以壮阔的自然意象暗喻胸襟,展现其挣脱政治束缚后的洒脱与创作激情。后两句"但得千秋佳句在,何须二月杏花看"则直抒文学追求,强调传世诗作的价值远胜世俗繁华,彰显其以文立身的坚定信念。全篇语言雄浑,意境恢弘,既见其"后七子"领袖的文学主张,亦透露出历经宦海沉浮后的超然态度,是明代文人唱和诗中的典范之作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五律以兄弟情谊为经纬,铺陈出士人高洁襟怀。"绨袍"典出范雎,暗喻贫贱之交不可忘;"赪鱼尾"与"彩凤毛"对仗精工,既写书信往还之勤,又喻才情之卓荦不群。颔联"世宁宽此道"一转,道出世道浇漓中犹守本真的傲骨,尾联"求羊"用汉代求仲、羊仲之典,将归隐之志托于吴山青翠之间。全诗骨力遒劲处见温厚,藻采缤纷中含清刚,得杜工部沉郁顿挫之髓,兼有王右丞空灵远韵,可谓熔铸百家而自成一格。

王世贞(1526年-1590年)字元美,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汉族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“后七子”领袖之一。官刑部主事,累官刑部尚书,移疾归,卒赠太子少保。好为古诗文,始于李攀龙主文盟,攀龙死,独主文坛二十年。有《弇山堂别集》、《嘉靖以来首辅传》、《觚不觚录》、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等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