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
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朗读厌事尝疑抛县印,之官又见向儒宫。
城临沱水新桥在,路绕恒山旧驿通。
乍到士人应认姓,试询父客几成翁。
经中更废蓼莪讲,坐处青毡恨颇同。
摘要
高叔嗣的《送陈永和钧改官之真定学曩府君教处》是明代一首深情含蓄的赠别诗。此诗作于友人陈永和调任真定府学官之际,真定恰是陈父昔日执教之地。诗人以"怜君仍下第"暗指陈永和科举未第却得赴父辈旧地任职的际遇,既含慰藉又寓感慨。诗中"旧毡"隐喻陈父往昔清贫传道的身影,"传经"则寄望友人继承父志、教化一方。全篇通过"重到故园春"等意象,将个人宦途沉浮与家族文脉传承相勾连,在时空交错中凸显了士人坚守儒业的精神传统。其笔法凝练,情思绵邈,展现了明代中期文人赠答诗中特有的温厚风骨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以沉郁笔调抒写宦途感慨,首联"厌事""之官"二语道尽仕隐矛盾,显出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倦怠。颔联沱水新桥、恒山旧驿,一"新"一"旧"间暗含岁月流逝之叹。颈联"认姓""询翁"细节生动,既见故地重游之情,又含物是人非之感。尾联"蓼莪讲废"用典精当,青毡独坐之恨与《诗经·蓼莪》孝思相绾合,使全诗在宦游思绪中升华出更为深沉的人生体悟。通篇对仗工稳而不失自然,情感内敛而意境深远,足见诗人熔铸典故与眼前景物的深厚功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