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庵分题 草茵
野庵分题 草茵朗读眼眩初疑绿锦张,风回犹带袜尘香。
连堤费尽天孙巧,乞与行人卧夕阳。
摘要
《野庵分题·草茵》是南宋名臣史浩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出自其晚年退居四明(今浙江宁波)时创作的《野庵分题》组诗。此诗以“草茵”为题,通过描绘自然草地的柔软如茵、生机盎然(“如裀”“软衬飞花”),抒发了诗人对闲适隐逸生活的向往。诗中“欲识无穷意,相逢总一般”两句,暗含对官场浮沉的厌倦与对自然真趣的领悟,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、亲近自然的哲学思想。全诗语言质朴,意境清幽,在平实的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超脱尘俗的志趣,展现了史浩作为政治家之外淡泊洒脱的文人情怀,是宋代隐逸诗风中颇具代表性的小品。
DeepSeek赏析
这首小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美景。首句"眼眩初疑绿锦张"以视觉错位入题,将满眼绿意比作铺展的锦缎,生动传神。"风回犹带袜尘香"一句更添灵韵,风过处仿佛还带着罗袜轻尘的芬芳,将无形的风写得可感可触。后两句笔锋一转,以"天孙巧"喻自然造化之神工,将堤岸连绵的绿意说成是织女的巧手织就,最后"乞与行人卧夕阳"一句尤为精妙,将这春色慷慨地赠予行人,邀其共赏夕阳。全诗想象新奇,意境优美,短短四句便将春日的生机与诗人的闲适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史浩(1106年—1194年),字直翁,号真隐。明州鄞县人,南宋政治家、词人。高宗绍兴十五年(1144年)进士,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,升为国子博士。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,以此受知于朝廷,绍兴三十二年,宋孝宗即位,授参知政事。隆兴元年,拜尚书右仆射。淳熙十年,除太保致仕,封魏国公。宋光宗御极,进太师。绍熙五年,薨,年八十九,封会稽郡王。宋宁宗登基,赐谥文惠。嘉定十四年,以子史弥远贵,追封越王,改谥忠定,配享孝宗庙庭。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