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再和

再和朗读
出自宋代朱熹的诗词

久矣投装返旧墟,不将心事赋闲居。

荷锄带月朝治秽,植杖临风夕挽蔬。

三径犹寻陶令宅,万签聊借邺侯书。

木瓜更得琼琚报,吟咏从今乐有馀。

摘要

朱熹的《再和》是一首由南宋著名理学家、诗人朱熹创作的诗作。作为一首和诗,它可能回应友人的作品,表达了朱熹对自然、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,体现了他的理学思想,如追求天人合一、格物致知以及修身养性的理念。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,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、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意境,展现了朱熹将哲学与诗歌艺术融合的独特风格。

DeepSeek赏析

这首七律写归隐田园之乐,格调清新自然。首联"久矣投装返旧墟"直抒胸臆,表达回归故园之愿已久。"荷锄带月"一联对仗工稳,勾勒出晨兴夜寐的躬耕图景,颇有陶渊明遗风。颈联用典精妙,"陶令宅"暗喻高洁,"邺侯书"暗示博学,将隐居生活提升到精神境界。尾联化用《诗经》"投我以木瓜"句,以"琼琚报"喻指诗文酬唱之乐,既见文人雅趣,又显淡泊自适。全诗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,在寻常农事中寄托超然物外之思,展现了文人隐逸传统与躬耕实践的结合。

朱熹(1130年9月15日~1200年4月23日),行五十二,小名沋郎,小字季延,字元晦,一字仲晦,号晦庵,晚称晦翁,又称紫阳先生、考亭先生、沧州病叟、云谷老人、沧洲病叟、逆翁。谥文,又称朱文公。汉族,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(今江西省婺源),出生于南剑州尤溪(今属福建三明市)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教育家、诗人、闽学派的代表人物,世称朱子,是孔子、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