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
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朗读近有村人带血论,使君亲与验伤痕。
骛行刚道非行劫,只是行人两作喧。
摘要
杨万里的《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》是一组十首的七言绝句,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(约1185年)。当时杨万里任江东转运副使,目睹山区百姓的艰辛生活,以山歌形式向地方长官胡平一致敬。这组诗以质朴的民歌语言,真实描绘了山农劳作之苦:“山农愁苦说官府,刮我膏血剥我肤”,直指苛捐杂税对百姓的压榨。诗中既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,也隐含对为官者体察民情的期许。其艺术价值在于将文人诗与民歌融合,语言俚俗却意蕴深刻,展现了杨万里诗歌“诚斋体”关注现实的特点。后世评价这组诗为宋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作,钱钟书称其“直白处见血性”,是南宋士大夫社会责任感的典型体现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场民间纠纷的现场剪影。起句"近有村人带血论"突兀而来,鲜血与争论并置,形成强烈视觉冲击。"使君亲与验伤痕"一句,官吏亲临现场的细节,暗示了基层治理中官民互动的真实场景。后两句以"骛行"与"行人"的重复出现,巧妙地展现了双方各执一词的僵局。全诗不着议论,而民间诉讼之艰难、官吏断案之不易,尽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。语言质朴如话,却暗含深意,体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细微观察与深厚同情。

杨万里,字廷秀,号诚斋,男,汉族。吉州吉水(今江西省吉水县)人。南宋杰出诗人,与尤袤、范成大、陆游合称南宋“中兴四大诗人”、“南宋四大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