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王士正诗
和王士正诗朗读耆旧海南偏,相思二十年。
来攀贝多树,别负荔枝天。
江晚饶芳草,山村有杜鹃。
别离无限思,都付疍人船。
摘要
陈恭尹的《和王士正诗》是清代诗人陈恭尹创作的一首唱和诗,回应王士祯(字贻上)的诗作。创作背景源于清初文人间的交流,陈恭尹与王士祯同为当时诗坛名家,此诗体现了他们以诗会友、抒发共鸣的情境。诗中表达了对王士祯诗才的钦佩、对山水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,以及作者在明亡清兴之际的隐逸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志向。历史评价上,陈恭尹被誉为“岭南三大家”之一,其诗风清丽含蓄,此唱和之作展现了他在艺术上的精妙造诣,受到清代文坛的推崇,被视为文人唱和诗的典范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写于海南,以相思之情贯穿全篇。首联"耆旧海南偏,相思二十年"点明诗人与故人相隔天涯的时空距离,一个"偏"字道尽海南的边远,二十年相思更显情谊之深。颔联"来攀贝多树,别负荔枝天"选取海南特有的贝多树和荔枝作为意象,既展现地域特色,又以攀树、负天这样夸张的动作表达对故土的眷恋。颈联"江晚饶芳草,山村有杜鹃"转入景物描写,芳草萋萋、杜鹃声声,无不勾起离愁。尾联"别离无限思,都付疍人船"将万千思绪托付给当地渔民的船只,以景结情,余韵悠长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,情感真挚动人,通过典型意象的组合,将天涯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得含蓄而深沉。

陈恭尹(1631 ~1700),字元孝,初号半峰,晚号独漉子,又号罗浮布衣,汉族,广东顺德县(今佛山顺德区)龙山乡人。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。清初诗人,与屈大均、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。又工书法,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。有《独漉堂全集》,诗文各15卷,词1卷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