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故将军曾侯子澄见访长歌赠之

故将军曾侯子澄见访长歌赠之朗读
出自明代王世贞的诗词

曾侯意气高天云,少小弯弓三百斤。

抗表那愁中执法,入门长揖大将军。

尺书立扫无诸烬,一箭能收下濑勋。

名大中山饶谤箧,家贫太史絓深文。

脱骖始释越石父,买丝肯绣平原君。

归来自种南山豆,有饭仍夸菜三九。

春秋癖喜元凯先,月旦评甘子将后。

亭午方餐法喜食,六时不醉声闻酒。

林间豹蔚长迷雾,匣里龙渊空犯斗。

偶闻时事忽抚膺,及语功名但摇首。

扁舟过我娄江城,紫气煜煜如拖旌。

主人病聋复病哑,枉汝谈佛仍谈兵。

初疑藕孔修罗出,稍觉莲花般若生。

天下总需公辈在,人间岂数王郎名。

何如抖擞无明尽,携手金鳌顶上行。

摘要

王世贞(1526-1590),明代著名文学家、史学家,创作了这首《故将军曾侯子澄见访长歌赠之》。诗中,王世贞以豪放的笔触,表达了对故人曾侯子澄来访的欣喜之情。曾侯子澄是一位退休将军,王世贞在晚年隐居时接待他,借此抒发对往昔英雄岁月的怀念和对人生沧桑的感慨。思想核心在于歌颂友谊的珍贵、英雄气概的不朽,以及世事变迁中的豁达情怀。语言真挚动人,情感深沉,体现了王世贞诗风的豪放与细腻。在文学史上,这首诗被后人视为明代赠诗的典范,赞誉其艺术感染力强,反映了作者对友情的真挚表达。

DeepSeek赏析

此诗气韵雄浑,如长江大河奔涌而下。起笔"曾侯意气高天云"便见豪迈,以"弯弓三百斤"之壮举展现人物英姿。中段"尺书立扫""一箭能收"数语,将文武兼备之才写得淋漓尽致。"脱骖""买丝"二典并用,既见慷慨又显雅致。后段转入旷达,"南山豆""菜三九"之语,于平淡中见真趣。末章忽作转折,"抚膺""摇首"道尽英雄无奈,而"抖擞无明尽"又振起全篇,以"金鳌顶上行"作结,意境顿开。全诗用典精当而不晦涩,气势磅礴而不失雅致,诚为七言古诗中的上乘之作。

王世贞(1526年-1590年)字元美,号凤洲,又号弇州山人,汉族,太仓(今江苏太仓)人,明代文学家、史学家。“后七子”领袖之一。官刑部主事,累官刑部尚书,移疾归,卒赠太子少保。好为古诗文,始于李攀龙主文盟,攀龙死,独主文坛二十年。有《弇山堂别集》、《嘉靖以来首辅传》、《觚不觚录》、《弇州山人四部稿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