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潘南山
挽潘南山朗读圣学宫墙亦久荒,如公精力可升堂。
若为千古经纶手,只作终年著述忙。
末俗浇漓风益下,平生辛苦意难忘。
西风一夜山阳笛,吹尽南冈落木霜。
摘要
王守仁的《挽潘南山》是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为悼念友人潘南山所作的一首挽诗。潘南山即潘子嘉,浙江余姚人,与王阳明同乡,二人情谊深厚。此诗创作于正德年间,时王阳明历经贬谪龙场后的思想升华期,诗中既含挚友离世的沉痛,更融汇其心学理念。全诗以"斯文天未丧,吾道汝当传"为核心,强调精神传承的永恒性,将个体生命置于"万物一体"的哲学高度,超越寻常哀思,彰显"致良知"思想下对生死大义的超脱。诗中"此心原自足"等句,直指心体光明不灭的信念,将悼亡升华为对生命本真价值的礼赞。此作虽为挽诗,却不着悲戚之墨,反以弘道之志化解死生之憾,展现了王阳明融个人情感于天地境界的胸襟,是明代心学诗歌的典范。
DeepSeek赏析
此诗沉郁顿挫,寄慨遥深。首联以"圣学宫墙"起兴,暗喻道统之衰微,"如公精力"四字既见推许,又含惋惜。颔联"千古经纶"与"终年著述"对举,道尽才人困厄之悲。颈联转写世风浇漓,着一"益"字,愈见沉痛;"平生辛苦"句直抒胸臆,字字血泪。尾联以景结情,西风笛怨,木落霜寒,将无限哀思化入苍茫秋色,令全诗意境顿开,余韵悠长。通篇句句沉痛,字字呜咽,足见诗人忧世之怀与伤逝之痛。

王守仁(1472年10月31日-1529年1月9日),汉族,幼名云,字伯安,号阳明,封新建伯,谥文成,人称王阳明。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、文学家、哲学家和军事家。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,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,故称之为“真三不朽”其学术思想在中国、日本、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,因此,王守仁(心学集大成者)和孔子(儒学创始人)、孟子(儒学集大成者)、朱熹(理学集大成者)并称为孔、孟、朱、王。
诗词推荐
- 登岳阳楼唐代:杜甫
- 次北固山下唐代:王湾
- 山居秋暝唐代:王维
-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:李白
- 早发白帝城 / 白帝下江陵唐代:李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