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独孤及所有诗词大全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望远思归心易伤,况将衰鬓偶年光。

    时攀芳树愁花尽,昼掩高斋厌日长。

    甘比流波辞旧浦,忍看新草遍横塘。

    因君赠我江枫咏,春思如今未易量。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万峰苍翠色,双溪清浅流。

    已符东山趣,况值江南秋。

    白露天地肃,黄花门馆幽。

    山公惜美景,肯为芳樽留。

    五马照池塘,繁弦催献酬。

    临风孟嘉帽,乘兴李膺舟。

    骋望傲千古,当歌遗四愁。

    岂令永和人,独擅山阴游。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mH々叶成幄,璀璀花落架。

    花前离心苦,愁至无日夜。

    人去藤花千里强,藤花无主为谁芳。

    相思历乱何由尽,春日迢迢如线长。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结绿处燕石,卞和不必知。

    所以王佐才,未能忘茅茨。

    罢官梁山外,获稻楚水湄。

    适会傅岩人,虚舟济川时。

    天网忽摇顿,公才难弃遗。

    凤凰翔千仞,今始一鸣岐。

    上马指国门,举鞭谢书帷。

    预知大人赋,掩却归来词。

    天子方在宥,朝廷张四维。

    料君能献可,努力副畴咨。

    旧友满皇州,高冠飞翠蕤。

    相逢绛阙下,应道轩车迟。

    高侯秉戎翰,策马观西夷。

    方从幕中事,参谋王者师。

    贾生去洛阳,焜耀琳琅姿。

    芳名动北步,逸韵凌南皮。

    肃肃举鸿毛,冷然顺风吹。

    波流有同异,由是限别离。

    汉塞隔陇底,秦川连镐池。

    白云日夜满,道里安可思。

    梦想浩盈积,物华愁变衰。

    因君附错刀,送远益凄其。

    四海各横绝,九霄应易期。

    不知故巢燕,决起栖何枝。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朔风剪塞草,寒露日夜结。

    行行到瀛壖,归思生暮节。

    驿楼见万里,延首望辽碣。

    远海入大荒,平芜际穷发。

    旧国在梦想,故人胡且越。

    契阔阻风期,荏苒成雨别。

    海西望京口,两地各天末。

    索居动经秋,再笑知曷月。

    日南望中尽,唯见飞鸟灭。

    音尘未易得,何由慰饥渴。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皖水望番禺,迢迢青天末。

    鸿雁飞不到,音尘何由达。

    独有舆人歌,隔云声喧聒。

    皆称府君仁,百越赖全活。

    推诚鱼鳖信,持正魑魅怛。

    疲民保中和,性足无夭阏。

    天子咨四岳,伫公济方割。

    几时复旋归,入践青琐闼。

    贱子托明德,缭若松上葛。

    别离鄙吝生,结念思所豁。

    门栏关山阻,岐路天地阔。

    唯凭万里书,持用慰饥渴。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海岸望青琐,云长天漫漫。

    十年不一展,知有关山难。

    适逢阮始平,立马问长安。

    取公咏怀诗,示我江海澜。

    暂若窥武库,森然矛戟寒。

    眼明遗头风,心悦忘朝餐。

    大驾今返正,熊罴扈鸣銮。

    公游凤凰沼,献可在笔端。

    系越有长缨,封关只一丸。

    冏然翔寥廓,仰望惭羽翰。

    嘉会不我与,相思岁云殚。

    唯当袖佳句,持比青琅玕.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少读黄帝书,肯不笑机事。

    意犹负深衷,未免名迹累。

    厌贫学干禄,欲徇宾王利。

    甘为风波人,岂复江海意。

    担簦平台下,是日饮羁思。

    逢君道寸心,暂喜一交臂。

    绪言未及竟,离念已复至。

    甯陵望南丘,云雨成两地。

    途殊迹方间,河广流且驶。

    暮帆望不及,览赠心欲醉。

    爱君如金锡,昆弟皆茂异。

    奕赫连丝衣,荣养能锡类。

    君子道未长,深藏青云器。

    巨鳞有纵时,今日不足议。

    唯当加餐饭,好我袖中字。

    别离动经年,莫道分首易。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北登渤澥岛,回首秦东门。

    谁尸造物功,凿此天池源。

    澒洞吞百谷,周流无四垠。

    廓然混茫际,望见天地根。

    白日自中吐,扶桑如可扪。

    超遥蓬莱峰,想像金台存。

    秦帝昔经此,登临冀飞翻。

    扬旌百神会,望日群山奔。

    徐福竟何成,羡门徒空言。

    唯见石桥足,千年潮水痕。

  • 唐代:独孤及

      阴阳开阖,元气变化,泄为百川,凝为崇山,山川之作,与天地并,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。

    有若巨灵赑屃,攘臂其间,左排首阳,右拓太华,绝地轴使中裂,坼山脊为两道,然后导河而东,俾无有害,留此巨迹于峰之巅。

    后代揭厉于玄踪者,聆其风而骇之,或谓诙诡不经,存而不议。

      及以为学者拘其一域,则惑于余方。

    曾不知创宇宙,作万象,月而日之,星而辰之,使轮转环绕,箭驰风疾,可骇于俗有甚于此者。

    徒观其阴骘无眹,未尝骇焉。

    而巨灵特以有迹骇世,世果惑矣。

    天地有官,阴阳有藏,锻炼六气,作为万形。

    形有不遂其性,气有不达于物,则造物者取元精之和,合而散之,财而成之,如埏埴炉锤之为瓶为缶,为钩为棘,规者矩者,大者细者,然则黄河、华岳之在六合,犹陶冶之有瓶缶钩棘也。

    巨灵之作于自然,盖万化之一工也。

    天机冥动而圣功启,元精密感而外物应。

    故有无迹之迹,介于石焉。

    可以见神行无方,妙用不测。

    彼管窥者乃循迹而求之,揣其所至于巨细之境,则道斯远矣。

      夫以手执大象,力持化权,指挥太极,蹴蹋颢气,立乎无间,行乎无穷,则捩长河如措杯,擘太华若破块,不足骇也。

    世人方以禹凿龙门以导西河为神奇,可不为大哀乎?峨峨灵掌,仙指如画,隐辚磅礴,上挥太清。

    远而视之,如欲扪青天以掬皓露,攀扶桑而捧白日,不去不来,若飞若动,非至神曷以至此?   唐兴百三十有八载,余尉于华阴,华人以为纪嶖嵫,勒之罘,颂峄山,铭燕然,旧典也。

    玄圣巨迹,岂帝者巡省伐国之不若欤?其古之阙文以俟知言欤?仰之叹之,斐然琢石为志。

    其词曰:   天作高山,设险西方。

    至精未分,川壅而伤。

    帝命巨灵,经启地脉。

    乃眷斯顾,高掌远跖。

    砉如剖竹,騞若裂帛。

    川开山破,天动地坼。

    黄河太华,自此而辟。

    神返虚极,迹挂石壁。

    迹岂我名?神非我灵。

    变化翕忽,希夷杳冥。

    道本不生,化亦无形。

    天何言哉!山川以宁。

    断鳌补天。

    世未睹焉。

    夸父愚公,莫知其踪。

    屹彼灵掌,悬诸巃嵸。

    介二大都,亭亭高耸。

    霞赩烟喷,云抱花捧。

    百神依凭,万峰朝拱。

    长于上古,以阅群动。

    下视众山,蜉蝣蠛蠓。

    彼邦人士,永揖遗烈。

    瞻之在前,如揭日月。

    三川有竭,此掌不灭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7
  • 8
  • 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