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苏辙所有诗词大全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一去吴兴十五年,东归父老几人存。

    惠山唯有钱夫子,一寸闲田晓日暾。

    遨游海上冀逢人,宴坐山中长闭门。

    去住只今谁定是,相逢一笑各无言。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君恩赐告许归来,雨后中庭有绿苔。

    起问日高三丈久,卧闻车过九门开。

    泥封连日传新语,腕脱知君有轶才。

    〈十八、二十二两日除目猥多。

    〉待得晴干追后乘,未应尘土热如灰。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风波定後得西归,乌鹊喧呼里巷知。

    未熟黄粱惊破梦,相看白发信乘危。

    豚肩尚有冬深味,蚕器应逢市合时。

    父老为公留腊酒,不须犹唱式微诗。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眼前黄叶畏秋霜,耳畔啼蛩怨夜长。

    佳节欣闻近萸菊,清商试为奏伊凉。

    疏狂久笑谋生拙,贫病应怜为口忙。

    今日共君拼一醉,従教人道亦高阳。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平昔交游今几人,後生谁复款吾门。

    茅檐适性轻华屋,黍酒忘形敌上樽。

    东圃旋移花百本,西轩恨斫竹千根。

    舍南赖有凌云柏,父老经过说二孙。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  尝读六国《世家》,窃怪天下之诸侯,以五倍之地,十倍之众,发愤西向,以攻山西千里之秦,而不免于死亡。

    常为之深思远虑,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,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,而见利之浅,且不知天下之势也。

     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,不在齐、楚、燕、赵也,而在韩、魏之郊;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,不在齐、楚、燕、赵也,而在韩、魏之野。

    秦之有韩、魏,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。

    韩、魏塞秦之冲,而弊山东之诸侯,故夫天下之所重者,莫如韩、魏也。

    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,商鞅用于秦而收魏,昭王未得韩、魏之心,而出兵以攻齐之刚、寿,而范雎以为忧。

   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。

      秦之用兵于燕、赵,秦之危事也。

    越韩过魏,而攻人之国都,燕、赵拒之于前,而韩、魏乘之于后,此危道也。

    而秦之攻燕、赵,未尝有韩、魏之忧,则韩、魏之附秦故也。

    夫韩、魏诸侯之障,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,此岂知天下之势邪!委区区之韩、魏,以当强虎狼之秦,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?韩、魏折而入于秦,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,而使天下偏受其祸。

      夫韩、魏不能独当秦,而天下之诸侯,藉之以蔽其西,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。

    秦人不敢逾韩、魏以窥齐、楚、燕、赵之国,而齐、楚、燕、赵之国,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。

    以四无事之国,佐当寇之韩、魏,使韩、魏无东顾之忧,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;以二国委秦,而四国休息于内,以阴助其急,若此,可以应夫无穷,彼秦者将何为哉!不知出此,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,背盟败约,以自相屠灭,秦兵未出,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。

   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,可不悲哉!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淇水沄沄入禁城,城楼中断过深清。

    空郊南数牛羊下,落日回瞻观阙明。

    岁月逼人行老大,江湖发兴感平生。

    画舫早晚笼新屋,慰意来看水面平。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修厦欺晴日,重帘度细风。

    群仙不烦促,长在广寒宫。

    寻芳空茂木,斗草得幽兰。

    歌舞纤絺健,嬉游玉佩珊。

    新煮青筠稻米香,旋抽独{尔虫}薄罗光。

    剩堆雕俎添崖蜜,争作轻衫荐寿觞。

    御沟绕殿细无声,飞洒彤墀晓气清。

    开到石榴花欲尽,阴阴高柳一蝉鸣。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雨後麦多病,庾中蛾欲飞。

    不辞终日暑,幸脱半年饥。

    潦水来何暴,秋田望已微。

    农夫愚可念,此报定谁非。

  • 宋代:苏辙

    长淮暮生风,来自涡河口。

    新舟虽云固,波浪亦难受。

    诗来话艰厄,惊恐及儿妇。

    忆同溯荆峡,终夜愁石首。

    余飚入帏幄,跳沫溅窗牖。

    平生未省见,惊顾欲狂走。

    尔来涉忧患,渐觉成老丑。

    遥喜波浪中,时能饮醇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