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王国维所有诗词大全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碧苔深锁长门路。

    总为蛾眉误。

    自来积毁骨能销。

    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。

    妾身但使分明在。

    肯把朱颜悔。

    从今不复梦承恩。

    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百尺朱楼临大道。

    楼外轻雷,不间昏和晓。

    独倚阑干人窈窕。

    闲中数尽行人小。

    一霎车尘生树杪。

    陌上楼头,都向尘中老。

    薄晚西风吹雨到。

    明朝又是伤流潦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弄梅骑竹嬉游日。

    门户初相识。

    未能羞涩但娇痴。

    却立风前散发衬凝脂。

    近来瞥见都无语。

    但觉双眉聚。

    不知何日始工愁。

    记取那回花下一低头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屏却相思,近来知道都无益。

    不成抛掷,梦里终相觅。

    醒后楼台,与梦俱明灭。

    西窗白,纷纷凉月,一院丁香雪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满地霜华浓似雪。

    人语西风,瘦马嘶残月。

    一曲阳关浑未彻。

    车声渐共歌声咽。

    换尽天涯芳草色。

    陌上深深,依旧年时辙。

    自是浮生无可说。

    人间第一耽离别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有有我之境,有无我之境。

    “泪眼问花花不语,乱红飞过秋千去。

    ”“可堪孤馆闭春寒,杜鹃声里斜阳暮。

    ”有我之境也。

    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

    ”“寒波澹澹起,白鸟悠悠下。

    ”无我之境也。

    有我之境,以我观物,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。

    无我之境,以物观物,故不知何者为我,何者为物。

    古人为词,写有我之境者为多,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,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。

    境非独谓景物也。

    喜怒哀乐,亦人心中之一境界。

    故能写真景物,真感情者,谓之有境界。

    否则谓之无境界。

    境界有大小,不以是而分优劣。

    “细雨鱼儿出,微风燕子斜”何遽不若“落日照大旗,马鸣风萧萧”。

    “宝帘闲挂小银钩”何遽不若“雾失楼台,月迷津渡”也。

   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,感慨遂深,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。

    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,可为颠倒黑白矣。

    “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”、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”,《金荃》《浣花》,能有此气象耶?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:“昨夜西风凋碧树。

    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。

    ”此第一境界也。

    “衣带渐宽终不悔,为伊消得人憔悴。

    ”此第二境界也。

    “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
    ”此第三境界也。

   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。

   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,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。

    大家之作,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,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。

    其辞脱口而出,无矫揉妆束之态。

    以其所见者真,所知者深也。

    诗词皆然。

    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,可无大误也。

    诗人对宇宙人生,须入乎其内,又须出乎其外。

    入乎其内,故能写之。

    出乎其外,故能观之。

    入乎其内,故有生气。

    出乎其外,故有高致。

    美成能入而不出。

    白石以降,于此二事皆未梦见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阅尽天涯离别苦,不道归来,零落花如许。

    花底相看无一语,绿窗春与天俱莫。

    (俱莫 一作:俱暮)待把相思灯下诉,一缕新欢,旧恨千千缕。

    最是人间留不住,朱颜辞镜花辞树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帘幕深深香雾重,四照朱颜,银烛光浮动。

    一霎新欢千万种,人间今夜浑如梦。

    小语灯前和目送,密意芳心,不放罗帏空。

    看取博山闲袅凤,濛濛一气双烟共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谁道闲愁如海,零碎。

    雨过一池沤。

    时时飞絮上帘钩。

    愁摩愁。

    愁摩愁。

  • 清代:王国维

    高峡流云,人随飞鸟穿云去。

    数峰著雨。

    相对青无语。

    岭上金光,岭下苍烟冱。

    人间曙。

    疏林平楚。

    历历来时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