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欧阳修所有诗词大全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古来交道愧难终,此会今时岂易逢。

    出处三朝俱白首,凋零万木见青松。

    公能不远来千里,我病犹堪釂一锺。

    已胜山阴空兴尽,且留归驾为从容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雨霁风光,春分天气,千花百卉争明媚。

    画梁新燕一双双,玉笼鹦鹉愁孤睡。

    薜荔依墙,莓苔满地,青楼几处歌声丽。

    蓦然旧事上心来,无言敛皱眉山翠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翘翘名家子,自少能慷慨。

    尝从幕府辟,跃马临穷塞。

    是时西边兵,屡战辄奔溃。

    归来买良田,俛首学秉耒。

    家为白酒醇,门掩青山对。

    优游可以老,世利何足爱。

    奈何从所知,又欲向并代。

    主人忽南迁,此计亦中悔。

    彼在吾往从,彼去吾亦退。

    与人交若此,可以言节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南都已见成新集,东鲁休嗟未作诗。

    霖雨曾为天下福,甘棠何止郡人思。

    元刘事业时无取,姚宋篇章世不知。

    二美惟公所兼有,後生何者欲攀追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  修顿首再拜,白司谏足下:某年十七时,家随州,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,始识足下姓名。

    是时予年少,未与人接,又居远方,但闻今宋舍人兄弟,与叶道卿、郑天休数人者,以文学大有名,号称得人。

    而足下厕其间,独无卓卓可道说者,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。

    其后更十一年,予再至京师,足下已为御史里行,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。

    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。

    而师鲁说足下:“正直有学问,君子人也。

    ”予犹疑之。

    夫正直者,不可屈曲;有学问者,必能辨是非。

    以不可屈之节,有能辨是非之明,又为言事之官,而俯仰默默,无异众人,是果贤者耶!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。

    自足下为谏官来,始得相识。

    侃然正色,论前世事,历历可听,褒贬是非,无一谬说。

    噫!持此辩以示人,孰不爱之?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。

    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,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。

    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,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。

     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,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。

    足下诋诮希文为人。

    予始闻之,疑是戏言;及见师鲁,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,然后其疑遂决。

    希文平生刚正、好学、通古今,其立朝有本末,天下所共知。

    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。

    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,又畏有识者之责己,遂随而诋之,以为当黜,是可怪也。

    夫人之性,刚果懦软,禀之于天,不可勉强。

    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。

    今足下家有老母,身惜官位,惧饥寒而顾利禄,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,此乃庸人之常情,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。

    虽朝廷君子,亦将闵足下之不能,而不责以必能也。

    今乃不然,反昂然自得,了无愧畏,便毁其贤以为当黜,庶乎饰己不言之过。

    夫力所不敢为,乃愚者之不逮;以智文其过,此君子之贼也。

      且希文果不贤邪?自三四年来,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,作待制日,日备顾问,今班行中无与比者。

    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?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,是聪明有所未尽。

    足下身为司谏,乃耳目之官,当其骤用时,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,反默默无一语;待其自败,然后随而非之。

    若果贤邪?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,足下不得不言。

    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,亦不免责;以为不贤,亦不免责,大抵罪在默默尔。

      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,计其当时之议,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。

    必以石显、王凤为忠臣,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。

    今足下视石显、王凤果忠邪?望之与章果不贤邪?当时亦有谏臣,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,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。

    今足下视之,果当诛邪?是直可欺当时之人,而不可欺后世也。

    今足下又欲欺今人,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?况今之人未可欺也。

     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,进用谏臣,容纳言论,如曹修古、刘越虽殁,犹被褒称。

    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。

    足下幸生此时,遇纳谏之圣主如此,犹不敢一言,何也?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,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,是可言者惟谏臣尔。

    若足下又遂不言,是天下无得言者也。

    足下在其位而不言,便当去之,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。

    昨日安道贬官,师鲁待罪,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

    所可惜者,圣朝有事,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,书在史册,他日为朝廷羞者,足下也。

      《春秋》之法,责贤者备。

    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,不忍便绝足下,而不以贤者责也。

    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,则予今所言如此,乃是朋邪之人尔。

    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,使正予罪而诛之,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,亦谏臣之一効也。

     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,召予往论希文之事。

    时坐有他客,不能尽所怀。

    故辄布区区,伏惟幸察,不宣。

    修再拜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欧阳修,字永叔,庐陵人。

    四岁而孤,母郑,守节自誓,亲诲之学。

    家贫,至以荻画地学书。

    幼敏悟过人,读书辄成诵。

    及冠,嶷然有声。

    修始在滁州,号醉翁,晚更号六一居士。

    天资刚劲,见义勇为,虽机阱在前,触发之不顾。

    放逐流离,至于再三,志气自若也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吾闻庐山久,欲往世俗拘。

    昔岁贬夷陵,扁舟下江湖。

    八月到湓口,停帆望香炉。

    香炉云雾间,杳霭疑有无。

    忽值秋日明,彩翠浮空虚。

    信哉奇且秀,不与灊霍俱。

    偶病不时往,中流但踟蹰。

    今思尚髣髴,恨不传画图。

    昙颖十年旧,风尘客京都。

    一旦不辞诀,飘然卷衣裾。

    山林往不返,古亦有吾儒。

    西北苦兵战,江南仍旱枯。

    新秦又攻寇,京陕募兵夫。

    圣君念苍生,贤相思良谟。

    嗟我无一说,朝绅拖舒舒。

    未能膏鼎镬,又不老菰蒲。

    羡子识所止,双林归结庐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  仕宦而至将相,富贵而归故乡。

    此人情之所荣,而今昔之所同也。

      盖士方穷时,困厄闾里,庸人孺子,皆得易而侮之。

    若季子不礼于其嫂,买臣见弃于其妻。

    一旦高车驷马,旗旄导前,而骑卒拥后,夹道之人,相与骈肩累迹,瞻望咨嗟;而所谓庸夫愚妇者,奔走骇汗,羞愧俯伏,以自悔罪于车尘马足之间。

    此一介之士,得志于当时,而意气之盛,昔人比之衣锦之荣者也。

      惟大丞相魏国公则不然:公,相人也,世有令德,为时名卿。

    自公少时,已擢高科,登显仕。

    海内之士,闻下风而望余光者,盖亦有年矣。

    所谓将相而富贵,皆公所宜素有;非如穷厄之人,侥幸得志于一时,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,以惊骇而夸耀之也。

    然则高牙大纛,不足为公荣;桓圭衮冕,不足为公贵。

    惟德被生民,而功施社稷,勒之金石,播之声诗,以耀后世而垂无穷,此公之志,而士亦以此望于公也。

    岂止夸一时而荣一乡哉!  公在至和中,尝以武康之节,来治于相,乃作“昼锦”之堂于后圃。

    既又刻诗于石,以遗相人。

    其言以快恩仇、矜名誉为可薄,盖不以昔人所夸者为荣,而以为戒。

    于此见公之视富贵为何如,而其志岂易量哉!故能出入将相,勤劳王家,而夷险一节。

    至于临大事,决大议,垂绅正笏,不动声色,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:可谓社稷之臣矣!其丰功盛烈,所以铭彝鼎而被弦歌者,乃邦家之光,非闾里之荣也。

      余虽不获登公之堂,幸尝窃诵公之诗,乐公之志有成,而喜为天下道也。

    于是乎书。

      尚书吏部侍郎、参知政事欧阳修记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岁时丰俭若循环,天幸非由拙政然。

    一雨虽知为美泽,三登犹未补凶年。

    桑阴蔽日交垂路,麦穗含风秀满田。

    千里郊原想如画,正宜携酒望晴川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荒台野径共跻攀,正见榴花出短垣。

    绿叶晚啼处密,红房初日照时繁。

    最怜夏景铺珍簟,尤爱晴香入睡轩。

    乘兴便当携酒去,不须旌骑拥车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