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

韩愈所有诗词大全

  • 唐代:韩愈

    放朝还不报,半路蹋泥归。

    雨惯曾无节,雷频自失威。

    见墙生菌遍,忧麦作蛾飞。

    岁晚偏萧索,谁当救晋饥。

  • 唐代:韩愈

    张生手持石鼓文,劝我试作石鼓歌。

    少陵无人谪仙死,才薄将奈石鼓何。

    周纲凌迟四海沸,宣王愤起挥天戈。

    大开明堂受朝贺,诸侯剑佩鸣相磨。

    蒐于岐阳骋雄俊,万里禽兽皆遮罗。

    镌功勒成告万世,凿石作鼓隳嵯峨。

    从臣才艺咸第一,拣选撰刻留山阿。

    雨淋日灸野火燎,鬼物守护烦撝呵。

    公从何处得纸本,毫发尽备无差讹。

    辞严义密读难晓,字体不类隶与蝌。

    年深岂免有缺画,快剑斫断生蛟鼍。

    鸾翔凤翥众仙下,珊瑚碧树交枝柯。

    金绳铁索锁钮壮,古鼎跃水龙腾梭。

    陋儒编诗不收入,二雅褊迫无委蛇。

    孔子西行不到秦,掎摭星宿遗羲娥。

    嗟余好古生苦晚,对此涕泪双滂沱。

    忆昔初蒙博士征,其年始改称元和。

    故人从军在右辅,为我度量掘臼科。

    濯冠沐浴告祭酒,如此至宝存岂多。

    毡包席裹可立致,十鼓只载数骆驼。

    荐诸太庙比郜鼎,光价岂止百倍过。

    圣恩若许留太学,诸生讲解得切磋。

    观经鸿都尚填咽,坐见举国来奔波。

    剜苔剔藓露节角,安置妥帖平不颇。

    大厦深檐与盖覆,经历久远期无佗。

    中朝大官老于事,讵肯感激徒媕婀。

    牧童敲火牛砺角,谁复著手为摩挲。

    日销月铄就埋没,六年西顾空吟哦。

    羲之俗书趁姿媚,数纸尚可博白鹅。

    继周八代争战罢,无人收拾理则那。

    方今太平日无事,柄任儒术崇丘轲。

    安能以此尚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

    石鼓之歌止于此,呜呼吾意其蹉跎。

  • 唐代:韩愈

    山石荦确行径微,黄昏到寺蝙蝠飞。

    升堂坐阶新雨足,芭蕉叶大栀子肥。

    僧言古壁佛画好,以火来照所见稀。

    铺床拂席置羹饭,疏粝亦足饱我饥。

    夜深静卧百虫绝,清月出岭光入扉。

    天明独去无道路,出入高下穷烟霏。

    山红涧碧纷烂漫,时见松枥皆十围。

    当流赤足踏涧石,水声激激风吹衣。

    人生如此自可乐,岂必局束为人鞿?(鞿 一作:靰)嗟哉吾党二三子,安得至老不更归。

  • 唐代:韩愈

    纤云四卷天无河,清风吹空月舒波。

    沙平水息声影绝,一杯相属君当歌。

    君歌声酸辞且苦,不能听终泪如雨。

    洞庭连天九疑高,蛟龙出没猩鼯号。

    十生九死到官所,幽居默默如藏逃。

    下床畏蛇食畏药,海气湿蛰熏腥臊。

    昨者州前捶大鼓,嗣皇继圣登夔皋。

    赦书一日行万里,罪从大辟皆除死。

    迁者追回流者还,涤瑕荡垢清朝班。

    州家申名使家抑,坎轲只得移荆蛮。

    判司卑官不堪说,未免捶楚尘埃间。

    同时辈流多上道,天路幽险难追攀。

    君歌且休听我歌,我歌今与君殊科。

    一年明月今宵多,人生由命非由他。

    有酒不饮奈明何。

  • 唐代:韩愈

    五岳祭秩皆三公,四方环镇嵩当中。

    火维地荒足妖怪,天假神柄专其雄。

    喷云泄雾藏半腹,虽有绝顶谁能穷?我来正逢秋雨节,阴气晦昧无清风。

    潜心默祷若有应,岂非正直能感通!须臾静扫众峰出,仰见突兀撑青空。

    紫盖连延接天柱,石廪腾掷堆祝融。

    森然魄动下马拜,松柏一径趋灵宫。

    粉墙丹柱动光彩,鬼物图画填青红。

    升阶伛偻荐脯酒,欲以菲薄明其衷。

    庙令老人识神意,睢盱侦伺能鞠躬。

    手持杯珓导我掷,云此最吉余难同。

    窜逐蛮荒幸不死,衣食才足甘长终。

    侯王将相望久绝,神纵欲福难为功。

    夜投佛寺上高阁,星月掩映云曈昽。

    猿鸣钟动不知曙,杲杲寒日生于东。

  • 唐代:韩愈

    青青水中蒲,下有一双鱼。

    君今上陇去,我在与谁居? 青青水中蒲,长在水中居。

    寄语浮萍草,相随我不如。

  • 唐代:韩愈

      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,愈与吴郡张籍阅家中旧书,得李翰所为《张巡传》。

    翰以文章自名,为此传颇详密。

    然尚恨有阙者:不为许远立传,又不载雷万春事首尾。

      远虽材若不及巡者,开门纳巡,位本在巡上。

    授之柄而处其下,无所疑忌,竟与巡俱守死,成功名,城陷而虏,与巡死先后异耳。

    两家子弟材智下,不能通知二父志,以为巡死而远就虏,疑畏死而辞服于贼。

    远诚畏死,何苦守尺寸之地,食其所爱之肉,以与贼抗而不降乎?当其围守时,外无蚍蜉蚁子之援,所欲忠者,国与主耳,而贼语以国亡主灭。

    远见救援不至,而贼来益众,必以其言为信;外无待而犹死守,人相食且尽,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所矣。

    远之不畏死亦明矣!乌有城坏其徒俱死,独蒙愧耻求活?虽至愚者不忍为,呜呼!而谓远之贤而为之邪?  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,城之陷,自远所分始。

    以此诟远,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。

    人之将死,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;引绳而绝之,其绝必有处。

    观者见其然,从而尤之,其亦不达于理矣!小人之好议论,不乐成人之美,如是哉!如巡、远之所成就,如此卓卓,犹不得免,其他则又何说!   当二公之初守也,宁能知人之卒不救,弃城而逆遁?苟此不能守,虽避之他处何益?及其无救而且穷也,将其创残饿羸之余,虽欲去,必不达。

    二公之贤,其讲之精矣!守一城,捍天下,以千百就尽之卒,战百万日滋之师,蔽遮江淮,沮遏其势,天下之不亡,其谁之功也!当是时,弃城而图存者,不可一二数;擅强兵坐而观者,相环也。

    不追议此,而责二公以死守,亦见其自比于逆乱,设淫辞而助之攻也。

     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,屡道于两府间,亲祭于其所谓双庙者。

    其老人往往说巡、远时事云: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,贺兰嫉巡、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,不肯出师救;爱霁云之勇且壮,不听其语,强留之,具食与乐,延霁云坐。

    霁云慷慨语曰:“云来时,睢阳之人,不食月余日矣!云虽欲独食,义不忍;虽食,且不下咽!”因拔所佩刀,断一指,血淋漓,以示贺兰。

    一座大惊,皆感激为云泣下。

    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,即驰去;将出城,抽矢射佛寺浮图,矢着其上砖半箭,曰:“吾归破贼,必灭贺兰!此矢所以志也。

    ”愈贞元中过泗州,船上人犹指以相语。

    城陷,贼以刃胁降巡,巡不屈,即牵去,将斩之;又降霁云,云未应。

    巡呼云曰:“南八,男儿死耳,不可为不义屈!”云笑曰:“欲将以有为也;公有言,云敢不死!”即不屈。

      张籍曰:“有于嵩者,少依于巡;及巡起事,嵩常在围中。

    籍大历中于和州乌江县见嵩,嵩时年六十余矣。

    以巡初尝得临涣县尉,好学无所不读。

    籍时尚小,粗问巡、远事,不能细也。

    云:巡长七尺余,须髯若神。

    尝见嵩读《汉书》,谓嵩曰:“何为久读此?“嵩曰:“未熟也。

    “巡曰:“吾于书读不过三遍,终身不忘也。

    “因诵嵩所读书,尽卷不错一字。

    嵩惊,以为巡偶熟此卷,因乱抽他帙以试,无不尽然。

    嵩又取架上诸书试以问巡,巡应口诵无疑。

    嵩从巡久,亦不见巡常读书也。

    为文章,操纸笔立书,未尝起草。

    初守睢阳时,士卒仅万人,城中居人户,亦且数万,巡因一见问姓名,其后无不识者。

    巡怒,须髯辄张。

    及城陷,贼缚巡等数十人坐,且将戮。

    巡起旋,其众见巡起,或起或泣。

    巡曰:“汝勿怖!死,命也。

    “众泣不能仰视。

    巡就戮时,颜色不乱,阳阳如平常。

    远宽厚长者,貌如其心;与巡同年生,月日后于巡,呼巡为兄,死时年四十九。

    ”嵩贞元初死于亳宋间。

    或传嵩有田在亳宋间,武人夺而有之,嵩将诣州讼理,为所杀。

    嵩无子。

    张籍云。

  • 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