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苦闷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黄庭坚

    子瞻谪岭南,时宰欲杀之。

    饱吃惠州饭,细和渊明诗。

    彭泽千载人,东坡百世士。

    出处虽不同,风味乃相似。

  • 宋代:黄庭坚

    山色江声相与清,卷帘待得月华生。

    可怜一曲并船笛,说尽故人离别情。

    梦中往事随心见,醉里繁华乱眼生。

    长为风流恼人病,不如天性总无情。

  • 元代:马致远

    担挑山头月,斧磨石上苔。

    且做樵夫隐去来。

    柴,买臣安在哉?空岩外,老了栋梁材。

  • 唐代:杜甫

    火云犹未敛奇峰,欹枕初惊一叶风。

    几处园林萧瑟里,谁家砧杵寂寥中。

    蝉声断续悲残月,萤焰高低照暮空。

    赋就金门期再献,夜深搔首叹飞蓬。

  • 唐代:王维

    少年识事浅,强学干名利。

    徒闻跃马年,苦无出人智。

    即事岂徒言,累官非不试。

    既寡遂性欢,恐招负时累。

    清冬见远山,积雪凝苍翠。

    浩然出东林,发我遗世意。

    惠连素清赏,夙语尘外事。

    欲缓携手期,流年一何驶。

  • 南北朝:萧道成

    八风儛遥翮,九野弄清音。

    一摧云间志,为君苑中禽。

  • 唐代:李昂

    太和九年李训、郑注败后,仇士良愈专恣。

    上登临游幸,未尝为乐,或瞠目独语。

    左右莫敢进问,因赋此诗。

    辇路生秋草,上林花满枝。

    凭高何限意,无复侍臣知。

  • 清代:钱谦益

      阁于山与湖之间,山围如屏,湖绕如带,山与湖交相袭也。

    虞山,嶞山也。

    蜿蜒西属,至是则如密如防,环拱而不忍去。

    西湖连延数里,缭如周墙。

    湖之为陂为寖 者,弥望如江流。

    山与湖之形,经斯地也,若胥变焉。

    阁屹起平田之中,无垣屋之蔽,无藩离之限,背负云气,胸荡烟水,阴阳晦明,开敛变怪,皆不得遁去豪末。

      阁既成,主人与客,登而乐之,谋所以名其阁者。

      主人复于客曰:“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?今吾与子亦犹是也。

    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,阳山箭缺,累如重甗。

    吴王拜郊之 台,已为黍离荆棘矣。

    逦迤而西,江上诸山,参错如眉黛,吴海国、康蕲国之壁垒,亦已荡为江流矣。

    下上千百年,英雄战争割据,杳然不可以复迹,而况于斯阁 欤?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,寄于斯阁者欤?吾与子登斯阁也,欣然骋望,举酒相属,已不免哑然自笑,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?”  客曰:“不然。

    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,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,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。

    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,钓清流而弋高风,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?吾闻之,万物莫不然,莫不非。

    因其所非而非之,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,少仲尼而轻伯夷,因其所然而然之,则夫夔蚿之相怜,鯈鱼之出游,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。

    吾与子之相乐也,人世之相笑也,皆彼是之两行也,而又何间焉?”  主人曰:“善哉!吾不能辩也。

    ”姑以秋水名阁,而书之以为记。

    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。

  • 南北朝:谢灵运

    我行乘日垂,放舟候月圆。

    沫江免风涛,涉清弄漪涟。

    积石竦两溪,飞泉倒三山。

    亦既穷登陟,荒蔼横目前。

    窥岩不睹景,披林岂见天。

    阳乌尚倾翰,幽篁未为邅。

    退寻平常时,安知巢穴难。

    风雨非攸吝,拥志谁与宣。

    倘有同枝条,此日即千年。

  • 宋代:贺铸

    午醉厌厌醒自晚,鸳鸯春梦初惊。

    闲花深院听啼莺。

    斜阳如有意,偏傍小窗明。

    莫倚雕阑怀往事,吴山楚水纵横。

    多情人奈物无情。

    闲愁朝复暮,相应两潮生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