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怀古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王勃

    金凤邻铜雀,漳河望邺城。

    君王无处所,台榭若平生。

    舞席纷何就,歌梁俨未倾。

    西陵松槚冷,谁见绮罗情。

    妾本深宫妓,层城闭九重。

    君王欢爱尽,歌舞为谁容。

    锦衾不复襞,罗衣谁再缝。

    高台西北望,流涕向青松。

  • 元代:萨都剌

    古徐州形胜,消磨尽,几英雄。

    想铁甲重瞳,乌骓汗血,玉帐连空。

    楚歌八千兵散,料梦魂,应不到江东。

    空有黄河如带,乱山回合云龙。

    汉家陵阙起秋风,禾黍满关中。

    更戏马台荒,画眉人远,燕子楼空。

    人生百年如寄,且开怀,一饮尽千钟。

    回首荒城斜日,倚栏目送飞鸿。

  • 元代:萨都剌

    六代豪华,春去也、更无消息。

    空怅望,山川形胜,已非畴昔。

    王谢堂前双燕子,乌衣巷口曾相识。

    听夜深、寂寞打孤城,春潮急。

    思往事,愁如织。

    怀故国,空陈迹。

    但荒烟衰草,乱鸦斜日。

    玉树歌残秋露冷,胭脂井坏寒螀泣。

    到如今、只有蒋山青,秦淮碧!

  • 宋代:陈德武

    东南第一名州,西湖自古多佳丽。

    临堤台榭,画船楼阁,游人歌吹。

    十里荷花,三秋桂子,四山睛翠。

    使百年南渡,一时豪杰,都忘却、平生志。

    可惜天旋时异,藉何人、雪当年耻。

    登临形胜,感伤今古,发挥英气。

    力士推山,天吴移水,作农桑地。

    借钱塘潮汐,为君洗尽,岳将军泪。

  • 明代:曾棨

    广陵城里昔繁华,炀帝行宫接紫霞。

    玉树歌残犹有曲,锦帆归去已无家。

    楼台处处迷芳草,风雨年年怨落花。

    最是多情汴堤柳,春来依旧带栖鸦!

  • 两汉:韦孟

      肃肃我祖,国自豕韦,黼衣朱绂,四牡龙旂。

    彤弓斯征,抚宁遐荒,总齐群邦,以翼大商,迭披大彭,勋绩惟光。

    至于有周,历世会同。

    王赧听谮,实绝我邦。

    我邦既绝,厥政斯逸,赏罚之行,非由王室。

    庶尹群后,靡扶靡卫,五服崩离,宗周以队。

    我祖斯微,迁于彭城,在予小子,勤诶厥生,厄此嫚秦,耒耜以耕。

    悠悠嫚秦,上天不宁,乃眷南顾,授汉于京。

      于赫有汉,四方是征,靡适不怀,万国逌平。

    乃命厥弟,建侯于楚,俾我小臣,惟傅是辅。

    兢兢元王,恭俭净一,惠此黎民,纳彼辅弼。

    飨国渐世,垂烈于后,乃及夷王,克奉厥绪。

    咨命不永,唯王统祀,左右陪臣,此惟皇士。

      如何我王,不思守保,不惟履冰,以继祖考!邦事是废,逸游是娱,犬马繇繇,是放是驱。

    务彼鸟兽,忽此稼苗,烝民以匮,我王以愉。

    所弘非德,所亲非悛,唯囿是恢,唯谀是信。

    睮々谄夫,咢咢黄发,如何我王,曾不是察!既藐下臣,追欲从逸,嫚彼显祖,轻兹削黜。

      嗟嗟我王,汉之睦亲,曾不夙夜,以休令闻!穆穆天子,临尔下土,明明群司,执宪靡顾。

    正遐由近,殆其怙兹,嗟嗟我王,曷不此思!  非思非鉴,嗣其罔则,弥弥其失,岌岌其国。

    致冰匪霜,致队靡嫚,瞻惟我王,昔靡不练。

    兴国救颠,孰违悔过,追思黄发,秦缪以霸。

    岁月其徂,年其逮耇,于昔君子,庶显于后。

    我王如何,曾不斯觉!黄发不近,胡不时监!

  • 宋代:张昪

    一带江山如画,风物向秋潇洒。

    水浸碧天何处断?霁色冷光相射。

    蓼屿荻花洲,掩映竹篱茅舍。

    云际客帆高挂,烟外酒旗低亚。

    多少六朝兴废事,尽入渔樵闲话。

    怅望倚层楼,寒日无言西下。

  • 元代:周德清

    披文握武,建中兴庙宇,载青史图书。

    功成却被权臣妒,正落奸谋。

   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,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。

    钱塘路,愁风怨雨,长是洒西湖。

  • 清代:钱谦益

      阁于山与湖之间,山围如屏,湖绕如带,山与湖交相袭也。

    虞山,嶞山也。

    蜿蜒西属,至是则如密如防,环拱而不忍去。

    西湖连延数里,缭如周墙。

    湖之为陂为寖 者,弥望如江流。

    山与湖之形,经斯地也,若胥变焉。

    阁屹起平田之中,无垣屋之蔽,无藩离之限,背负云气,胸荡烟水,阴阳晦明,开敛变怪,皆不得遁去豪末。

      阁既成,主人与客,登而乐之,谋所以名其阁者。

      主人复于客曰:“客亦知河伯之自多于水乎?今吾与子亦犹是也。

    尝试与子直前楹而望,阳山箭缺,累如重甗。

    吴王拜郊之 台,已为黍离荆棘矣。

    逦迤而西,江上诸山,参错如眉黛,吴海国、康蕲国之壁垒,亦已荡为江流矣。

    下上千百年,英雄战争割据,杳然不可以复迹,而况于斯阁 欤?又况于吾与子以眇然之躯,寄于斯阁者欤?吾与子登斯阁也,欣然骋望,举酒相属,已不免哑然自笑,而何怪于人世之还而相笑与?”  客曰:“不然。

    于天地之间有山与湖,于山与湖之间有斯阁,于斯阁之中有吾与子。

    吾与子相与晞朝阳而浴夕月,钓清流而弋高风,其视人世之区区以井蛙相跨峙而以腐鼠相吓也为何如哉?吾闻之,万物莫不然,莫不非。

    因其所非而非之,是以小河伯而大海若,少仲尼而轻伯夷,因其所然而然之,则夫夔蚿之相怜,鯈鱼之出游,皆动乎天机而无所待也。

    吾与子之相乐也,人世之相笑也,皆彼是之两行也,而又何间焉?”  主人曰:“善哉!吾不能辩也。

    ”姑以秋水名阁,而书之以为记。

    崇祯四年三月初五日。

  • 宋代:邓剡

    疏雨洗天清,枕簟凉生。

    井桐一叶做秋声。

    谁念客身轻似叶,千里飘零?梦断古台城,月淡潮平。

    便须携酒访新亭。

    不见当时王谢宅,烟草青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