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写景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溪路千里曲,哀猿何处鸣。

    孤臣泪已尽,虚作断肠声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新沐换轻帻,晓池风露清。

    自谐尘外意,况与幽人行。

    霞散众山迥,天高数雁鸣。

    机心付当路,聊适羲皇情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鹤鸣楚山静,露白秋江晓。

    连袂度危桥,萦回出林杪。

    西岑极远目,毫末皆可了。

    重叠九疑高,微茫洞庭小。

    迥穷两仪际,高出万象表。

    驰景泛颓波,遥风递寒筱。

    谪居安所习,稍厌从纷扰。

    生同胥靡遗,寿比彭铿夭。

    蹇连困颠踣,愚蒙怯幽眇。

    非令亲爱疏,谁使心神悄。

    偶兹遁山水,得以观鱼鸟。

    吾子幸淹留,缓我愁肠绕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寓居湘岸四无邻,世网难婴每自珍。

    莳药闲庭延国老,开樽虚室值贤人。

    泉回浅石依高柳,径转垂藤闲绿筠。

    闻道偏为五禽戏,出门鸥鸟更相亲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悠悠雨初霁,独绕清溪曲。

    引杖试荒泉,解带围新竹。

    沉吟亦何事,寂寞固所欲。

    幸此息营营,啸歌静炎燠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临蒸且莫叹炎方,为报秋来雁几行。

    林邑东回山似戟,牂牁南下水如汤。

    蒹葭淅沥含秋雾,橘柚玲珑透夕阳。

    非是白蘋洲畔客,还将远意问潇湘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觉闻繁露坠,开户临西园。

    寒月上东岭,泠泠疏竹根。

    石泉远逾响,山鸟时一喧。

    倚楹遂至旦,寂寞将何言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宦情羁思共凄凄,春半如秋意转迷。

    山城过雨百花尽,榕叶满庭莺乱啼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  灌水之阳有溪焉,东流入于潇水。

    或曰:冉氏尝居也,故姓是溪为冉溪。

    或曰:可以染也,名之以其能,故谓之染溪。

    予以愚触罪,谪潇水上。

    爱是溪,入二三里,得其尤绝者家焉。

    古有愚公谷,今予家是溪,而名莫能定,士之居者,犹龂龂然,不可以不更也,故更之为愚溪。

      愚溪之上,买小丘,为愚丘。

   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,得泉焉,又买居之,为愚泉。

    愚泉凡六穴,皆出山下平地,盖上出也。

    合流屈曲而南,为愚沟。

    遂负土累石,塞其隘,为愚池。

    愚池之东为愚堂。

    其南为愚亭。

    池之中为愚岛。

    嘉木异石错置,皆山水之奇者,以予故,咸以愚辱焉。

      夫水,智者乐也。

    今是溪独见辱于愚,何哉?盖其流甚下,不可以溉灌。

    又峻急多坻石,大舟不可入也。

    幽邃浅狭,蛟龙不屑,不能兴云雨,无以利世,而适类于予,然则虽辱而愚之,可也。

      宁武子“邦无道则愚”,智而为愚者也;颜子“终日不违如愚”,睿而为愚者也。

    皆不得为真愚。

   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,悖于事,故凡为愚者,莫我若也。

    夫然,则天下莫能争是溪,予得专而名焉。

      溪虽莫利于世,而善鉴万类,清莹秀澈,锵鸣金石,能使愚者喜笑眷慕,乐而不能去也。

    予虽不合于俗,亦颇以文墨自慰,漱涤万物,牢笼百态,而无所避之。

    以愚辞歌愚溪,则茫然而不违,昏然而同归,超鸿蒙,混希夷,寂寥而莫我知也。

    于是作《八愚诗》,纪于溪石上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  自余为僇人,居是州,恒惴栗。

    其隟也,则施施而行,漫漫而游。

    日与其徒上高山,入深林,穷回溪,幽泉怪石,无远不到。

    到则披草而坐,倾壶而醉。

    醉则更相枕以卧,卧而梦。

    意有所极,梦亦同趣。

    觉而起,起而归;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,皆我有也,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。

     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,因坐法华西亭,望西山,始指异之。

    遂命仆人过湘江,缘染溪,斫榛莽,焚茅茷,穷山之高而止。

    攀援而登,箕踞而遨,则凡数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之下。

    其高下之势,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攒蹙累积,莫得遁隐。

    萦青缭白,外与天际,四望如一。

   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,不与培塿为类。

    悠悠乎与颢气俱,而莫得其涯;洋洋乎与造物者游,而不知其所穷。

    引觞满酌,颓然就醉,不知日之入。

    苍然暮色,自远而至,至无所见,而犹不欲归。

    心凝形释,与万化冥合。

   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,游于是乎始。

    故为之文以志。

    是岁,元和四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