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哲理"类型的诗

  • 清代:刘开

      君子之学必好问。

    问与学,相辅而行者也。

    非学无以致疑,非问无以广识;好学而不勤问,非真能好学者也。

    理明矣,而或不达于事;识其大矣,而或不知其细,舍问,其奚决焉?  贤于己者,问焉以破其疑,所谓“就有道而正”也。

    不如己者,问焉以求一得,所谓“以能问于不能,以多问于寡”也。

    等于己者,问焉以资切磋,所谓交相问难(nàn),审问而明辨之也。

    《书》不云乎?“好问则裕。

    ”孟子论:“求放心”,而并称曰“学问之道”,学即继以问也。

    子思言“尊德性”,而归于“道问学”,问且先于学也。

      古之人虚中乐善,不择事而问焉,不择人而问焉,取其有益于身而已。

    是故狂夫之言,圣人择之,刍荛(ráo)之微,先民询之,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,以大知而察及迩言,非苟为谦,诚取善之弘也。

    三代而下,有学而无问,朋友之交,至于劝善规过足矣,其以义理相咨访,孜孜焉唯进修是急,未之多见也,况流俗乎?  是己而非人,俗之同病。

    学有未达,强以为知;理有未安,妄以臆度。

    如是,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。

    贤于己者,忌之而不愿问焉;不如己者,轻之而不屑问焉;等于己者,狎xiá之而不甘问焉,如是,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。

    人不足服矣,事无可疑矣,此唯师心自用耳。

    夫自用,其小者也;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,宁使学终不进,不欲虚以下人,此为害于心术者大,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。

      不然,则所问非所学焉: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;甚且心之所已明者,问之人以试其能,事之至难解者,问之人以穷其短。

    而非是者,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,可以收取善之益,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。

    嗟乎!学之所以不能几(jī)于古者,非此之由乎?  且夫不好问者,由心不能虚也;心之不虚,由好学之不诚也。

   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敌,其学非古人之学,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,不能问宜也。

      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。

    圣人所不知,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;愚人之所能,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。

    理无专在,而学无止境也,然则问可少耶?《周礼》,外朝以询万民,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,是故贵可以问贱,贤可以问不肖,而老可以问幼,唯道之所成而已矣。

      孔文子不耻下问,夫子贤之。

    古人以问为美德,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,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,然则古人所深耻者,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,悲夫!

  • 清代:魏源

    少闻鸡声眠,老听鸡声起。

    千古万代人,消磨数声里。

  • 魏晋:孔融

      岁月不居,时节如流。

    五十之年,忽焉已至。

    公为始满,融又过二。

    海内知识,零落殆尽,惟会稽盛孝章尚存。

    其人困于孙氏,妻孥湮没,单孑独立,孤危愁苦。

    若使忧能伤人,此子不得复永年矣!   《春秋传》曰:“诸侯有相灭亡者,桓公不能救,则桓公耻之。

    ”今孝章,实丈夫之雄也,天下谈士,依以扬声,而身不免于幽絷,命不期于旦夕,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,而朱穆所以绝交也。

   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,加咫尺之书,则孝章可致,友道可弘矣。

       今之少年,喜谤前辈,或能讥评孝章。

    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,九牧之人,所共称叹。

    燕君市骏马之骨,非欲以骋道里,乃当以招绝足也。

    惟公匡复汉室,宗社将绝,又能正之。

    正之之术,实须得贤。

   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,以人好之也,况贤者之有足乎!昭王筑台以尊郭隗,隗虽小才,而逢大遇,竟能发明主之至心,故乐毅自魏往,剧辛自赵往,邹衍自齐往。

    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,临溺而王不拯,则士亦将高翔远引,莫有北首燕路者矣。

    凡所称引,自公所知,而复有云者,欲公崇笃斯义也。

    因表不悉。

  • 宋代:邓剡

    疏雨洗天清,枕簟凉生。

    井桐一叶做秋声。

    谁念客身轻似叶,千里飘零?梦断古台城,月淡潮平。

    便须携酒访新亭。

    不见当时王谢宅,烟草青青。

  • 清代:赵翼

    李杜诗篇万口传,至今已觉不新鲜。

    江山代有才人出,各领风骚数百年。

  • 宋代:苏舜钦

    寺里山因花得名,繁英不见草纵横。

    栽培剪伐须勤力,花易凋零草易生。

  • 明代:钱福

    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。

    我生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

    世人若被明日累,春去秋来老将至。

    (若 一作:苦)朝看水东流,暮看日西坠。

    百年明日能几何?请君听我明日歌。

    (版本一 钱鹤滩)明日复明日,明日何其多!日日待明日,万事成蹉跎。

    世人皆被明日累,明日无穷老将至。

    晨昏滚滚水东流,今古悠悠日西坠。

    百年明日能几何?请君听我明日歌。

    (版本二 文嘉)

  • 宋代:程颢

    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

    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

  • 两汉:扬雄

      子犹瓶矣。

    观瓶之居,居井之眉。

    处高临深,动而近危。

    酒醪不入口,臧水满怀。

    不得左右,牵于纆徽。

    一旦叀礙,为瓽所轠。

    身提黄泉,骨肉为泥。

    自用如此,不如鸱夷。

      鸱夷滑稽,腹大如壶。

    尽日盛酒,人复借酤。

    常为国器,讬于属车。

    出入两宫,经营公家。

    由是言之,酒何过乎?

  • 唐代:惠能

    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
    佛性常清净,何处有尘埃!心是菩提树,身为明镜台。

    明镜本清净,何处染尘埃!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

    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!菩提只向心觅,何劳向外求玄?听说依此修行,西方只在目前!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