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山水"类型的诗

  • 元代:王寂

    秋后亭皋木叶稀,霜前关塞雁南归。

    晓云散去山腰瘦,宿雨来时水面肥。

    吾老矣,久忘机,沙鸥相对不惊飞。

    柳溪父老应怜我,荒却溪南旧钓矶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南风昔不竞,豪圣思经伦。

    刘琨与祖逖,起舞鸡鸣晨。

    虽有匡济心,终为乐祸人。

    我则异于是,潜光皖水滨。

    卜筑司空原,北将天柱邻。

    雪霁万里月,云开九江春。

    俟乎太阶平,然后托微身。

    倾家事金鼎,年貌可长新。

    所愿得此道,终然保清真。

    弄景奔日驭,攀星戏河津。

    一随王乔去,长年玉天宾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巢父将许由,未闻买山隐。

    道存迹自高,何惮去人近。

    纷吾下兹岭,地闲喧亦泯。

    门横群岫开,水凿众泉引。

    屏高而在云,窦深莫能准。

    川光昼昏凝,林气夕凄紧。

    于焉摘朱果,兼得养玄牝。

    坐月观宝书,拂霜弄瑶轸。

    倾壶事幽酌,顾影还独尽。

    念君风尘游,傲尔令自哂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西岳峥嵘何壮哉!黄河如丝天际来。

    黄河万里触山动,盘涡毂转秦地雷。

    荣光休气纷五彩,千年一清圣人在。

    巨灵咆哮擘两山,洪波喷箭射东海。

    三峰却立如欲摧,翠崖丹谷高掌开。

    白帝金精运元气,石作莲花云作台。

    云台阁道连窈冥,中有不死丹丘生。

    明星玉女备洒扫,麻姑搔背指爪轻。

    我皇手把天地户,丹丘谈天与天语。

    九重出入生光辉,东来蓬莱复西归。

    玉浆倘惠故人饮,骑二茅龙上天飞。

  • 唐代:储光羲

    绿江深见底,高浪直翻空。

    惯是湖边住,舟轻不畏风。

    逐流牵荇叶,缘岸摘芦苗。

    为惜鸳鸯鸟,轻轻动画桡。

    日暮长江里,相邀归渡头。

    落花如有意,来去逐船流。

    隔江看树色,沿月听歌声。

    不是长干住,那从此路行。

  • 明代:赵时春

    秋声咽塞笳,边气肃霜华。

    九日登高处,群山入望赊。

    苍蒹仍碧水,绿酒对黄花。

    鸿鹄归何处,长天空落霞。

  • 唐代:柳宗元

      自西山道口径北,逾黄茅岭而下,有二道:其一西出,寻之无所得;其一少北而东,不过四十丈,土断而川分,有积石横当其垠。

    其上为睥睨、梁欐之形,其旁出堡坞,有若门焉。

    窥之正黑,投以小石,洞然有水声,其响之激越,良久乃已。

    环之可上,望甚远,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,益奇而坚,其疏数偃仰,类智者所施设也。

      噫!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。

    及是,愈以为诚有。

    又怪其不为之中州,而列是夷狄,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,是固劳而无用。

    神者傥不宜如是,则其果无乎?或曰:“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。

    ”或曰:“其气之灵,不为伟人,而独为是物,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。

    ”是二者,余未信之。

  • 唐代:于良史

    春山多胜事,赏玩夜忘归。

    掬水月在手,弄花香满衣。

    兴来无远近,欲去惜芳菲。

    南望鸣钟处,楼台深翠微。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湖山胜处放翁家,槐柳阴中野径斜。

    水满有时观下鹭,草深无处不鸣蛙。

    箨龙已过头番笋,木笔犹开第一花。

    叹息老来交旧尽,睡来谁共午瓯茶。

  • 唐代:王之涣
    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
    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1
  • 2
  • 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