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抒情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早岁君王记姓名,只今憔悴客边城。

    青衫犹是鵷行旧,白发新从剑外生。

    古戍旌旗秋惨淡,高城刁斗夜分明。

    壮心未许全消尽,醉听檀槽出塞声。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江月亭前桦烛香,龙门阁上驮声长。

    乱山古驿经三折,小市孤城宿两当。

    晚岁犹思事鞍马,当时那信老耕桑。

    绿沉金锁俱尘委,雪洒寒灯泪数行。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衰发萧萧老郡丞, 洪州又看上元灯。

    羞将枉直分寻尺, 宁走东西就斗升。

    吏进饱谙箝纸尾, 客来苦劝摸床棱。

    归装渐理君知否? 笑指庐山古涧藤。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  八月一日,过烽火矶。

    南朝自武昌至京口,列置烽燧,此山当是其一也。

    自舟中望山,突兀而已。

    及抛江过其下,嵌岩窦穴,怪奇万状,色泽莹润,亦与它石迥异。

    又有一石,不附山,杰然特起,高百余尺,丹藤翠蔓,罗络其上,如宝装屏风。

    是日风静,舟行颇迟,又秋深潦缩,故得尽见。

    杜老所谓“幸有舟楫迟,得尽所历妙”也。

      过澎浪矶、小孤山,二山东西相望。

   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,有戍兵。

    凡江中独山,如金山、焦山、落星之类,皆名天下,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。

    自数十里外望之,碧峰巉然孤起,上干云霄,已非它山可拟,愈近愈秀,冬夏晴雨,姿态万变,信造化之尤物也。

    但祠宇极于荒残,若稍饰以楼观亭榭,与江山相发挥,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。

    庙在山之西麓,额曰“惠济”,神曰“安济夫人”。

    绍兴初,张魏公自湖湘还,尝加营葺,有碑载其事。

    又有别祠在澎浪矶,属江州彭泽县,三面临江,倒影水中,亦占一山之胜。

    舟过矶,虽无风,亦浪涌,盖以此得名也。

    昔人诗有“舟中估客莫漫狂,小姑前年嫁彭郎”之句,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,澎浪庙有小姑像,实不然也。

    晚泊沙夹,距小孤一里。

    微雨,复以小艇游庙中,南望彭泽、都昌诸山,烟雨空濛,鸥鹭灭没,极登临之胜,徙倚久之而归。

    方立庙门,有俊鹘抟水禽,掠江东南去,甚可壮也。

    庙祝云,山有栖鹘甚多。

      二日早,行未二十里,忽风云腾涌,急系缆。

    俄复开霁,遂行。

    泛彭蠡口,四望无际,乃知太白“开帆入天镜”之句为妙。

    始见庐山及大孤。

    大孤状类西梁,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,然小孤之旁,颇有沙洲葭苇,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,望之如浮水面,亦一奇也。

    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,盖江西路也。

    江水浑浊,每汲用,皆以杏仁澄之,过夕乃可饮。

    南江则极清澈,合处如引绳,不相乱。

    晚抵江州。

    州治德化县,即唐之浔阳县,柴桑、栗里,皆其地也;南唐为奉化军节度,今为定江军。

    岸土赤而壁立,东坡先生所谓“舟人指点岸如赪”者也。

    泊湓浦,水亦甚清,不与江水乱。

    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,首尾才六日,其间一日阻风不行,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。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局促常悲类楚囚,迁流还叹学齐优。

    江声不尽英雄恨,天意无私草木秋。

    万里羁愁添白发,一帆寒日过黄州。

    君看赤壁终陈迹,生子何须似仲谋!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归梦寄吴樯,水驿江程去路长。

    想见芳洲初系缆,斜阳,烟树参差认武昌。

    愁鬓点新霜,曾是朝衣染御香。

    重到故乡交旧少,凄凉,却恐他乡胜故乡。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小阁倚秋空,下临江渚。

    漠漠孤云未成雨。

    数声新雁,回首杜陵何处。

    壮心空万里,人谁许!黄阁紫枢,筑坛开府。

    莫怕功名欠人做。

    如今熟计,只有故乡归路。

    石帆山脚下,菱三亩。

  • 宋代:陆游

    人生不作安期生,醉入东海骑长鲸;犹当出作李西平,手枭逆贼清旧京。

    金印辉煌未入手,白发种种来无情。

    成都古寺卧秋晚,落日偏傍僧窗明。

    岂其马上破贼手,哦诗长作寒螿鸣?兴来买尽市桥酒,大车磊落堆长瓶;哀丝豪竹助剧饮,如锯野受黄河倾。

    平时一滴不入口,意气顿使千人惊。

    国仇未报壮士老,匣中宝剑夜有声。

    何当凯旋宴将士,三更雪压飞狐城!

  • 唐代:杜牧

    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

    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

  • 唐代:杜牧

    自是寻春去校迟,不须惆怅怨芳时。

    狂风落尽深红色,绿叶成阴子满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