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抒情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四大从来都遍满,此间风水何疑。

    故应为我发新诗。

    幽花香涧谷,寒藻舞沦漪。

    借与玉川生两腋,天仙未必相思。

    还凭流水送人归。

    层巅余落日,草露已沾衣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闲倚胡床,庾公楼外峰千朵。

    与谁同坐。

    明月清风我。

    别乘一来,有唱应须和。

    还知么。

    自从添个。

    风月平分破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昨日出东城,拭探春情。

    墙头红杏暗如倾。

    槛内群芳芽未吐,早已回春。

    绮陌敛香尘,雪霁前村。

    东君用意不辞辛。

    料想春光先到处,吹绽梅英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山色横侵蘸晕霞,湘川风静吐寒花。

    远林屋散尚啼鸦。

    梦到故园多少路,酒醒南望隔天涯。

    月明千里照平沙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知君仙骨无寒暑。

    千载相逢犹旦暮。

    故将别语恼佳人,要看梨花枝上雨。

    落花已逐回风去。

    花本无心莺自诉。

    明朝归路下塘西,不见莺啼花落处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寸恨谁云短,绵绵岂易裁。

    半年眉绿未曾开。

    明月好风闲处、是人猜。

    春雨消残冻,温风到冷灰。

    尊前一曲为谁哉。

    留取曲终一拍、待君来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山与歌眉敛,波同醉眼流。

    游人都上十三楼。

    不羡竹西歌吹、古扬州。

    菰黍连昌歜,琼彝倒玉舟。

    谁家水调唱歌头。

    声绕碧山飞去、晚云留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湿云不动溪桥冷。

    嫩寒初透东风影。

    桥下水声长。

    一枝和月香。

    人怜花似旧。

    花比人应瘦。

    莫凭小栏干。

    夜深花正寒。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  天下之患,最不可为者,名为治平无事,而其实有不测之忧。

    坐观其变,而不为之所,则恐至於不可救;起而强为之,则天下狃於治平之安而不吾信。

    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,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,以求成大功;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,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。

      天下治平,无故而发大难之端;吾发之,吾能收之,然后有辞於天下。

    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,使他人任其责,则天下之祸,必集於我。

     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,谋弱山东之诸侯,山东诸侯并起,以诛错为名;而天子不以察,以错为之说。

    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,不知错有以取之也。

      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

    昔禹之治水,凿龙门,决大河而放之海。

    方其功之未成也,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;惟能前知其当然,事至不惧,而徐为之图,是以得至於成功。

      夫以七国之强,而骤削之,其为变,岂足怪哉?错不於此时捐其身,为天下当大难之冲,而制吴楚之命,乃为自全之计,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。

    且夫发七国之难者,谁乎?己欲求其名,安所逃其患。

    以自将之至危,与居守至安;己为难首,择其至安,而遣天子以其至危,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。

      当此之时,虽无袁盎,错亦未免於祸。

    何者?己欲居守,而使人主自将。

    以情而言,天子固已难之矣,而重违其议。

    是以袁盎之说,得行於其间。

    使吴楚反,错已身任其危,日夜淬砺,东向而待之,使不至於累其君,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,虽有百盎,可得而间哉?  嗟夫!世之君子,欲求非常之功,则无务为自全之计。

    使错自将而讨吴楚,未必无功,惟其欲自固其身,而天子不悦。

    奸臣得以乘其隙,错之所以自全者,乃其所以自祸欤!

  • 宋代:苏轼

    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系之舟。

    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