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抒情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陈克

    绿芜墙绕青苔院,中庭日淡芭蕉卷。

    蝴蝶上阶飞,烘帘自在垂。

    玉钩双语燕,宝甃杨花转。

    几处簸钱声,绿窗春睡轻。

  • 宋代:陈克

    浅画香膏拂紫绵。

    牡丹花重翠云偏。

    手挼梅子并郎肩。

    病起心情终是怯,困来模样不禁怜。

    旋移针线小窗前。

  • 宋代:柳永

   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,一番洗清秋。

    渐霜风凄紧,关河冷落,残照当楼。

    是处红衰翠减,苒苒物华休。

    唯有长江水,无语东流。

    不忍登高临远,望故乡渺邈,归思难收。

    叹年来踪迹,何事苦淹留?想佳人妆楼颙望,误几回、天际识归舟。

    争知我,倚阑杆处,正恁凝愁!(阑 一作:栏)

  • 明代:钟惺

      出成都南门,左为万里桥。

    西折纤秀长曲,所见如连环、如玦、如带、如规、如钩,色如鉴、如琅玕、如绿沉瓜,窈然深碧,潆回城下者,皆浣花溪委也。

    然必至草堂,而后浣花有专名,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。

     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,溪时远时近。

    竹柏苍然,隔岸阴森者尽溪,平望如荠。

    水木清华,神肤洞达。

    自宫以西,流汇而桥者三,相距各不半里。

    舁夫云通灌县,或所云“江从灌口来”是也。

      人家住溪左,则溪蔽不时见,稍断则复见溪。

    如是者数处,缚柴编竹,颇有次第。

    桥尽,一亭树道左,署曰“缘江路”。

    过此则武侯祠。

    祠前跨溪为板桥一,覆以水槛,乃睹“浣花溪”题榜。

    过桥,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,溪周之,非桥不通,置亭其上,题曰“百花潭水”。

    由此亭还度桥,过梵安寺,始为杜工部祠。

    像颇清古,不必求肖,想当尔尔。

    石刻像一,附以本传,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。

    碑皆不堪读。

      钟子曰:杜老二居,浣花清远,东屯险奥,各不相袭。

    严公不死,浣溪可老,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!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。

    穷愁奔走,犹能择胜,胸中暇整,可以应世,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。

     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,出城欲雨,顷之霁。

    使客游者,多由监司郡邑招饮,冠盖稠浊,磬折喧溢,迫暮趣归。

    是日清晨,偶然独往。

    楚人钟惺记。

  • 唐代:汪遵

    秦筑长城比铁牢,蕃戎不敢过临洮。

    虽然万里连云际,争及尧阶三尺高。

  • 清代:厉鹗

    夜寒香界白,涧曲寺门通。

    月在众峰顶,泉流乱叶中。

    一灯群动息,孤磬四天空。

    归路畏逢虎,况闻岩下风。

  • 唐代:韦应物

    山月皎如烛,风霜时动竹。

    夜半鸟惊栖,窗间人独宿。

  • 五代:阎选

    秋雨,秋雨,无昼无夜,滴滴霏霏。

    暗灯凉簟怨分离,妖姬,不胜悲。

    西风稍急喧窗竹,停又续,腻脸悬双玉。

    几回邀约雁来时,违期,雁归,人不归。

  • 宋代:俞桂

    西风萧瑟入船窗,送客离愁酒满缸。

    要记此时分袂处,暮烟细雨过松江。

  • 明代:王恭

    春风一夜到衡阳,楚水燕山万里长。

    莫道春来便归去,江南虽好是他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