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抒情"类型的诗

  • 清代:方苞

      孙奇逢,字启泰,号钟元,北直容城入也。

    少倜傥,好奇节,而内行笃修;负经世之略,常欲赫然著功烈,而不可强以仕。

    先是,高攀龙、顾宪成讲学东林,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。

    及天启初,逆奄魏忠贤得政,叨秽者争出其门,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。

    由是杨涟、左光斗、魏大中、周顺昌、缪昌期次第死厂狱,祸及亲党。

    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、张果中倾身为之,诸公卒赖以归骨,世所传“范阳三烈士”也。

      方是时,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、辽,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。

    奇逢密上书承宗,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。

    忠贤大惧,绕御床而泣,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。

    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。

    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,不起,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,使元仪先之,奇逢亦不应也。

    其后畿内盗贼数骇,容城危困,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,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,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,而弦歌不辍。

      入国朝,以国子祭酒征,有司敦趣,卒固辞。

    移居新安,既而渡河,止苏门百泉。

    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,逆率子弟躬耕,四方来学,愿留者,亦授田使耕,所居遂成聚。

     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,以象山、阳明为宗,及晚年,乃更和通朱子之说。

    其治身务自刻砥,执亲之丧,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。

    人无贤愚,苟问学,必开以性之所近,使自力于庸行。

    其与人无町畦,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,必以诚意接之,用此名在天下,而人无忌嫉者。

    方杨、左在难,众皆为奇逢危,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,夙重奇逢质行,无不阴为之地者。

    鼎革后,诸公必欲强起奇逢,平凉胡廷佐曰:“人各有志,彼自乐处隐就闲,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?”居夏峰二十有五年,卒,年九十有二。

      河南北学者,岁时奉祀百泉书院,而容城与刘因、杨继盛同祀,保定与孙文正承宗、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,天下无知与不知,皆称曰夏峰先生。

      赞曰: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,征君尝语人曰:“吾始自分与杨、左诸贤同命,及涉乱离,可以犯死者数矣,而终无恙,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。

    ”征君论学之书甚具,其质行,学者谱焉,兹故不论,而独著其荦荦大者。

    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,先生力辞不就,众皆惜之,而少师再用再黜,讫无成功,《易》所谓“介于石,不终日”者,其殆庶几耶。

  • 唐代:王勃

    投簪下山阁,携酒对河梁。

    陕水牵长镜,高花送断香。

    繁莺歌似曲,疏蝶舞成行。

    自然催一醉,非但阅年光。

  • 唐代:王勃

    百年怀土望,千里倦游情。

    高低寻戍道,远近听泉声。

    涧叶才分色,山花不辨名。

    羁心何处尽,风急暮猿清。

  • 唐代:王勃

    客心千里倦,春事一朝归。

    还伤北园里,重见落花飞。

  • 唐代:王勃

    江送巴南水,山横塞北云。

    津亭秋月夜,谁见泣离群?乱烟笼碧砌,飞月向南端。

    寂寞离亭掩,江山此夜寒。

  • 唐代:王勃

      豫章故郡,洪都新府。

    星分翼轸,地接衡庐。

    襟三江而带五湖,控蛮荆而引瓯越。

    物华天宝,龙光射牛斗之墟;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

    雄州雾列,俊采星驰。

    台隍枕夷夏之交,宾主尽东南之美。

    都督阎公之雅望,棨戟遥临;宇文新州之懿范,襜帷暂驻。

    十旬休假,胜友如云;千里逢迎,高朋满座。

    腾蛟起凤,孟学士之词宗;紫电青霜,王将军之武库。

    家君作宰,路出名区;童子何知,躬逢胜饯。

    (豫章故郡 一作:南昌故郡)  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。

    潦水尽而寒潭清,烟光凝而暮山紫。

    俨骖騑于上路,访风景于崇阿。

    临帝子之长洲,得仙人之旧馆。

    层峦耸翠,上出重霄;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

    鹤汀凫渚,穷岛屿之萦回;桂殿兰宫,即冈峦之体势。

    (层峦 一作:层台;即冈 一作:列冈;仙人 一作:天人;飞阁流丹 一作:飞阁翔丹)  披绣闼,俯雕甍,山原旷其盈视,川泽纡其骇瞩。

    闾阎扑地,钟鸣鼎食之家;舸舰迷津,青雀黄龙之舳。

    云销雨霁,彩彻区明。

    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。

    渔舟唱晚,响穷彭蠡之滨,雁阵惊寒,声断衡阳之浦。

    (轴 通:舳;迷津 一作:弥津;云销雨霁,彩彻区明 一作:虹销雨霁,彩彻云衢)  遥襟甫畅,逸兴遄飞。

    爽籁发而清风生,纤歌凝而白云遏。

    睢园绿竹,气凌彭泽之樽;邺水朱华,光照临川之笔。

    四美具,二难并。

    穷睇眄于中天,极娱游于暇日。

    天高地迥,觉宇宙之无穷;兴尽悲来,识盈虚之有数。

    望长安于日下,目吴会于云间。

    地势极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远。

    关山难越,谁悲失路之人;萍水相逢,尽是他乡之客。

    怀帝阍而不见,奉宣室以何年?(遥襟甫畅 一作:遥吟俯畅)  嗟乎!时运不齐,命途多舛。

    冯唐易老,李广难封。

    屈贾谊于长沙,非无圣主;窜梁鸿于海曲,岂乏明时?所赖君子见机,达人知命。

    老当益壮,宁移白首之心?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

    酌贪泉而觉爽,处涸辙以犹欢。

    北海虽赊,扶摇可接;东隅已逝,桑榆非晚。

    孟尝高洁,空余报国之情;阮籍猖狂,岂效穷途之哭!(见机 一作:安贫)  勃,三尺微命,一介书生。

    无路请缨,等终军之弱冠;有怀投笔,慕宗悫之长风。

    舍簪笏于百龄,奉晨昏于万里。

    非谢家之宝树,接孟氏之芳邻。

    他日趋庭,叨陪鲤对;今兹捧袂,喜托龙门。

    杨意不逢,抚凌云而自惜;钟期既遇,奏流水以何惭?  呜乎!胜地不常,盛筵难再;兰亭已矣,梓泽丘墟。

    临别赠言,幸承恩于伟饯;登高作赋,是所望于群公。

    敢竭鄙怀,恭疏短引;一言均赋,四韵俱成。

    请洒潘江,各倾陆海云尔:滕王高阁临江渚,佩玉鸣鸾罢歌舞。

    画栋朝飞南浦云,珠帘暮卷西山雨。

    闲云潭影日悠悠,物换星移几度秋。

    阁中帝子今何在?槛外长江空自流。

  • 唐代:王维

    古墓成苍岭,幽宫象紫台。

    星辰七曜隔,河汉九泉开。

    有海人宁渡,无春雁不回。

    更闻松韵切,疑是大夫哀。

  • 唐代:王维

    所思竟何在,怅望深荆门。

    举世无相识,终身思旧恩。

    方将与农圃,艺植老丘园。

    目尽南飞雁,何由寄一言。

  • 元代:萨都剌

    古徐州形胜,消磨尽,几英雄。

    想铁甲重瞳,乌骓汗血,玉帐连空。

    楚歌八千兵散,料梦魂,应不到江东。

    空有黄河如带,乱山回合云龙。

    汉家陵阙起秋风,禾黍满关中。

    更戏马台荒,画眉人远,燕子楼空。

    人生百年如寄,且开怀,一饮尽千钟。

    回首荒城斜日,倚栏目送飞鸿。

  • 元代:奥敦周卿

    西湖烟水茫茫,百顷风潭,十里荷香。

    宜雨宜晴,宜西施淡抹浓妆。

    尾尾相衔画舫,尽欢声无日不笙簧。

    春暖花香,岁稔时康。

    真乃“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