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抒情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今日北池游。

    漾漾轻舟。

    波光潋滟柳条柔。

    如此春来春又去,白了人头。

    好妓好歌喉。

    不醉难休。

    劝君满满酌金瓯。

    纵使花时常病酒,也是风流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小院深深门掩亚。

    寂寞珠帘,画阁重重下。

    欲近禁烟微雨罢,绿杨深处秋千挂。

    傅粉狂游犹未舍。

    不念芳时。

    眉黛无人画。

    薄幸未归春去也,杏花零落香红谢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  修既治滁之明年,夏,始饮滁水而甘。

    问诸滁人,得于州南百步之远。

    其上则丰山,耸然而特立;下则幽谷,窈然而深藏;中有清泉,滃然而仰出。

    俯仰左右,顾而乐之。

    于是疏泉凿石,辟地以为亭,而与滁人往游其间。

      滁于五代干戈之际,用武之地也。

    昔太祖皇帝,尝以周师破李景兵十五万于清流山下,生擒其皇甫辉、姚凤于滁东门之外,遂以平滁。

    修尝考其山川,按其图记,升高以望清流之关,欲求辉、凤就擒之所。

    而故老皆无在也,盖天下之平久矣。

    自唐失其政,海内分裂,豪杰并起而争,所在为敌国者,何可胜数?及宋受天命,圣人出而四海一。

    向之凭恃险阻,铲削消磨,百年之间,漠然徒见山高而水清。

    欲问其事,而遗老尽矣!  今滁介江淮之间,舟车商贾、四方宾客之所不至,民生不见外事,而安于畎亩衣食,以乐生送死。

    而孰知上之功德,休养生息,涵煦于百年之深也。

      修之来此,乐其地僻而事简,又爱其俗之安闲。

   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,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,俯而听泉。

    掇幽芳而荫乔木,风霜冰雪,刻露清秀,四时之景,无不可爱。

   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,而喜与予游也。

    因为本其山川,道其风俗之美,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,幸生无事之时也。

      夫宣上恩德,以与民共乐,刺史之事也。

    遂书以名其亭焉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洛阳正值芳菲节,秾艳清香相间发。

    游丝有意苦相萦,垂柳无端争赠别。

    杏花红处青山缺,山畔行人山下歇。

    今宵谁肯远相随,惟有寂寥孤馆月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西湖南北烟波阔,风里丝簧声韵咽。

    舞余裙带绿双垂,酒入香腮红一抹。

    杯深不觉琉璃滑,贪看六幺花十八。

    明朝车马各西东,惆怅画桥风与月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  予至滑之三月,即其署东偏之室,治为燕私之居,而名曰画舫斋。

    斋广一室,其深七室,以户相通,凡入予室者,如入乎舟中。

    其温室之奥,则穴其上以为明;其虚室之疏以达,则槛栏其两旁以为坐立之倚。

    凡偃休于吾斋者,又如偃休乎舟中。

    山石崷崒,佳花美木之植列于两檐之外,又似泛乎中流,而左山右林之相映,皆可爱者。

    因以舟名焉。

      《周易》之象,至于履险蹈难,必曰涉川。

    盖舟之为物,所以济难而非安居之用也。

    今予治斋于署,以为燕安,而反以舟名之,岂不戾哉?矧予又尝以罪谪,走江湖间,自汴绝淮,浮于大江,至于巴峡,转而以入于汉沔,计其水行几万余里。

    其羁穷不幸,而卒遭风波之恐,往往叫号神明以脱须臾之命者,数矣。

    当其恐时,顾视前后凡舟之人,非为商贾,则必仕宦。

    因窃自叹,以谓非冒利与不得已者,孰肯至是哉?赖天之惠,全活其生。

    今得除去宿负,列官于朝,以来是州,饱廪食而安署居。

    追思曩时山川所历,舟楫之危,蛟鼋之出没,波涛之汹欻,宜其寝惊而梦愕。

    而乃忘其险阻,犹以舟名其斋,岂真乐于舟居者邪!  然予闻古之人,有逃世远去江湖之上,终身而不肯反者,其必有所乐也。

    苟非冒利于险,有罪而不得已,使顺风恬波,傲然枕席之上,一日而千里,则舟之行岂不乐哉!顾予诚有所未暇,而舫者宴嬉之舟也,姑以名予斋,奚曰不宜?  予友蔡君谟善大书,颇怪伟,将乞大字以题于楹。

    惧其疑予之所以名斋者,故具以云。

    又因以置于壁。

      壬午十二月十二日书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  维治平四年七月日,具官欧阳修,谨遣尚书都省令史李敭,至于太清,以清酌庶羞之奠,致祭于亡友曼卿之墓下,而吊之以文。

    曰:  呜呼曼卿!生而为英,死而为灵。

    其同乎万物生死,而复归于无物者,暂聚之形;不与万物共尽,而卓然其不配者,后世之名。

    此自古圣贤,莫不皆然,而著在简册者,昭如日星。

      呜呼曼卿!吾不见子久矣,犹能仿佛子之平生。

    其轩昂磊落,突兀峥嵘而埋藏于地下者,意其不化为朽壤,而为金玉之精。

    不然,生长松之千尺,产灵芝而九茎。

    奈何荒烟野蔓,荆棘纵横;风凄露下,走磷飞萤!但见牧童樵叟,歌吟上下,与夫惊禽骇兽,悲鸣踯躅而咿嘤。

    今固如此,更千秋而万岁兮,安知其不穴藏孤貉与鼯鼪?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,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!  呜呼曼卿!盛衰之理,吾固知其如此,而感念畴昔,悲凉凄怆,不觉临风而陨涕者,有愧乎太上之忘情。

    尚飨!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  环滁皆山也。

    其西南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琅琊也。

    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酿泉也。

    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

    作亭者谁?山之僧智仙也。

    名之者谁?太守自谓也。

   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,饮少辄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号曰醉翁也。

    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

    山水之乐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

    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,云归而岩穴暝,晦明变化者,山间之朝暮也。

    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

    朝而往,暮而归,四时之景不同,而乐亦无穷也。

      至于负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树,前者呼,后者应,伛偻提携,往来而不绝者,滁人游也。

    临溪而渔,溪深而鱼肥。

    酿泉为酒,泉香而酒洌;山肴野蔌,杂然而前陈者,太守宴也。

    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,射者中,弈者胜,觥筹交错,起坐而喧哗者,众宾欢也。

    苍颜白发,颓然乎其间者,太守醉也。

      已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,太守归而宾客从也。

    树林阴翳,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

   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;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。

    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

    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残霞夕照西湖好,花坞苹汀,十顷波平,野岸无人舟自横。

    西南月上浮云散,轩槛凉生。

    莲芰香清。

    水面风来酒面醒。

  • 宋代:欧阳修

    青春何处风光好?帝里偏爱元夕。

    万重缯彩,构一屏峰岭,半空金碧。

    宝檠银钰,耀绛幕、龙虎腾掷。

    沙堤远,雕轮绣毂,争走五王宅。

    雍容熙熙昼,会乐府神姬,海洞仙客。

    拽香摇翠,称执手行歌,锦街天陌。

    月淡寒轻,渐向晓、漏声寂寂。

    当年少,狂心未已,不醉怎归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