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儿童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吕岩

    草铺横野六七里,笛弄晚风三四声。

    归来饱饭黄昏后,不脱蓑衣卧月明。

  • 宋代:杨万里

    稚子金盆脱晓冰,彩丝穿取当银铮。

    (银铮 一作:银钲)敲成玉磬穿林响,忽作玻璃碎地声。

    (玻璃 一作:玻瓈)

  • 宋代:杨万里

    梅子留酸软齿牙,芭蕉分绿与窗纱。

    日长睡起无情思,闲看儿童捉柳花。

  • 宋代:杨万里

    一叶渔船两小童,收篙停棹坐船中。

    怪生无雨都张伞,不是遮头是使风。

  • 清代:袁枚

    牧童骑黄牛,歌声振林樾。

    意欲捕鸣蝉,忽然闭口立。

  • 宋代:雷震

    草满池塘水满陂,山衔落日浸寒漪。

    牧童归去横牛背,短笛无腔信口吹。

  • 唐代:于鹄

    巴女骑牛唱竹枝,藕丝菱叶傍江时。

    不愁日暮还家错,记得芭蕉出槿篱。

  • 唐代:胡令能

    蓬头稚子学垂纶,侧坐莓苔草映身。

    路人借问遥招手,怕得鱼惊不应人。

  • 清代:蒲松龄

     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,穴中有小狼二。

    谋分捉之,各登一树,相去数十步。

    少倾,大狼至,入穴失子,意甚仓皇。

    童于树上扭小狼蹄、耳,故令嗥。

    大狼闻声仰视,怒奔树下,且号且抓。

    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。

    狼闻声四顾,始望见之;乃舍此趋彼,号抓如前状。

    前树又鸣,又转奔之。

    口无停声,足无停趾,数十往复,奔渐迟,声渐弱;既而奄奄僵卧,久之不动。

    童下视之,气已绝矣。

  • 唐代:崔道融

    牧竖持蓑笠,逢人气傲然。

    卧牛吹短笛,耕却傍溪田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