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故事"类型的诗

  • 未知:佚名

    某氏园中,有古木,鹊巢其上,孵雏将出。

    一日,鹊徊翔其上,悲鸣不已。

    顷之,有群鹊鸣渐近,集古木上,忽有二鹊对鸣,若相语状,俄而扬去。

    未几,一鹳横空而来,“咯咯”作声,二鹊亦尾其后。

    群鹊见而噪,若有所诉。

    鹳又“咯咯”作声,似允所请。

   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,遂俯冲鹊巢,衔一赤蛇吞之。

    群鹊喧舞,若庆且谢也。

    盖二鹊招鹳援友也。

  • 先秦:佚名

     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,乃号令于三军曰:“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,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,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。

    ”大夫种进对曰:“臣闻之,贾人夏则资皮,冬则资絺,旱则资舟,水则资车,以待乏也。

    夫虽无四方之忧,然谋臣与爪牙之士,不可不养而择也。

    譬如蓑笠,时雨既至,必求之。

   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,然后乃求谋臣,无乃后乎?”勾践曰:“苟得闻子大夫之言,何后之有?”执其手而与之谋。

      遂使之行成于吴,曰:“寡君勾践乏无所使,使其下臣种,不敢彻声闻于大王,私于下执事曰: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;愿以金玉、子女赂君之辱。

    请勾践女女于王,大夫女女于大夫,士女女于士;越国之宝器毕从!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。

    唯君左右之,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,将焚宗庙,系妻孥,沈金玉于江;有带甲五千人,将以致死,乃必有偶,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,无乃即伤君王之所爱乎?与其杀是人也,宁其得此国也,其孰利乎?”   夫差将欲听,与之成。

    子胥谏曰:“不可!夫吴之与越也,仇讎敌战之国也;三江环之,民无所移。

    有吴则无越,有越则无吴。

    将不可改于是矣!员闻之:陆人居陆,水人居水,夫上党之国,我攻而胜之,吾不能居其地,不能乘其车;夫越国,吾攻而胜之,吾能居其地,吾能乘其舟。

    此其利也,不可失也已。

    君必灭之!失此利也,虽悔之,必无及已。

      越人饰美女八人,纳之太宰嚭,曰:“子苟赦越国之罪,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。

    ”太宰嚭谏曰:“嚭闻古之伐国者,服之而已;今已服矣,又何求焉?”夫差与之成而去之。

      勾践说于国人曰:“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,而又与大国执仇,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,此则寡人之罪也。

    寡人请更。

    ”于是葬死者,问伤者,养生者;吊有忧,贺有喜;送往者,迎来者;去民之所恶,补民之不足。

    然后卑事夫差,宦士三百人于吴,其身亲为夫差前马。

      勾践之地,南至于句无,北至于御儿,东至于鄞,西至于姑蔑,广运百里,乃致其父母昆弟而誓之,曰:“寡人闻,古之贤君,四方之民归之,若水之归下也。

    今寡人不能,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。

    ”令壮者无取老妇,令老者无取壮妻;女子十七不嫁,其父母有罪;丈夫二十不取,其父母有罪。

    将免者以告,公令医守之。

    生丈夫,二壶酒,一犬;生女子,二壶酒,一豚;生三人,公与之母;生二子,公与之饩。

    当室者死,三年释其政;支子死,三月释其政;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。

    令孤子、寡妇、疾疹、贫病者,纳宦其子。

    其达士,洁其居,美其服,饱其食,而摩厉之于义。

    四方之士来者,必庙礼之。

    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。

    国之孺子之游者,无不哺(有的哺为“饣”偏旁)也,无不歠也:必问其名。

   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,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。

    十年不收于国,民俱有三年之食。

      国之父兄请曰:“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,今越国亦节矣,请报之。

    ”勾践辞曰:“昔者之战也,非二三子之罪也,寡人之罪也。

    如寡人者,安与知耻?请姑无庸战。

    ”父兄又请曰:“越四封之内,亲吾君也,犹父母也。

    子而思报父母之仇,臣而思报君之仇,其有敢不尽力者乎?请复战!”勾践既许之,乃致其众而誓之,曰:“寡人闻古之贤君,不患其众之不足也,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。

    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,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,而患其众之不足也。

    今寡人将助天灭之。

    吾不欲匹夫之勇也,欲其旅进旅退。

    进则思赏,退则思刑;如此,则有常赏。

    进不用命,退则无耻;如此,则有常刑。

    ”   果行,国人皆劝。

    父勉其子,兄勉其弟,妇勉其夫,曰:“孰是君也,而可无死乎?”是故败吴于囿,又败之于没,又郊败之。

      夫差行成,曰;“寡人之师徒,不足以辱君矣,请以金玉、子女赂君之辱!”勾践对曰:“昔天以越予吴,而吴不受命;今天以吴予越,越可以无听天之命,而听君之令乎!吾请达王甬、句东,吾与君为二君乎!”夫差对曰:“寡人礼先壹饭矣,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宸宇,亦寡人之愿也。

    君若曰:『吾将残汝社稷,灭汝宗庙。

    』寡人请死,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?越君其次也!”遂灭吴。

  • 清代:褚人获

    明万历中,钱若赓守临江,有异政。

    有乡人持一鹅入市,寄店中后他往。

    还,索鹅,店主赖之,云:“群鹅我鹅也。

    ”乡人不平,讼于官。

    公令人取店中鹅,计四只,各以一纸,给笔砚,分四处,令其供状。

    人莫不讶之。

    食顷,使人问鹅供不?答曰:“未。

    ”又顷,下堂视之,曰:“状已供矣。

    ”手指一鹅曰:“此乡人鹅。

    ”众人怪之,守曰:“乡人鹅食草,粪色青;店鹅食谷粟,粪色黄。

    ”店主服罪。

  • 唐代:佚名

    宰予昼寝,子曰:“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圬也!于予与何诛?”子曰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

    于予与改是。

    ”——《论语·公冶长第五》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远别离,古有皇英之二女,乃在洞庭之南,潇湘之浦。

    海水直下万里深,谁人不言此离苦?日惨惨兮云冥冥,猩猩啼烟兮鬼啸雨。

    我纵言之将何补?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,雷凭凭兮欲吼怒。

    尧舜当之亦禅禹。

    君失臣兮龙为鱼,权归臣兮鼠变虎。

    或云:尧幽囚,舜野死。

    九疑联绵皆相似,重瞳孤坟竟何是?帝子泣兮绿云间,随风波兮去无还。

    恸哭兮远望,见苍梧之深山。

    苍梧山崩湘水绝,竹上之泪乃可灭。

  • 未知:佚名

    赵良者,燕人也。

    漂泊江湖,疾恶如仇。

    一日,途经谢庄,闻有哭声,遂疾步入茅舍,见一少女蓬头垢面,哀甚。

    义士询之,乃知为某村二恶少所凌辱也,痛不欲生。

    义士怒不可遏,径自诣某村,索二恶少,责之曰:“汝等何故凌辱无辜少女?”一恶少虎视眈眈曰:“何预尔事?”义士瞋目斥之:“汝非人也,但禽兽耳!”未及恶少出剑,义士之白刃已入其胸,立仆。

    一恶少伏地求恕,义士斩其耳以示众,儆其不得为非作歹也。

  • 未知:佚名

      孙泰,山阳人也,少师皇甫颖,操守颇有古贤之风。

    泰妻即姨妹也。

    先是姨老矣,以二子为托,曰:“其长损一目,汝可娶其女弟。

    ”姨卒,泰娶其姊。

    或诘之,泰曰: “其人有废疾,非泰不可适。

    ”   众皆伏泰之义。

    尝于都市遇铁灯台,市之,而命洗刷,却银也。

    泰亟往还之。

      中和中,将家于义兴,置一别墅,用缗钱二百千。

    既半授之矣,泰游吴兴郡,约回日当诣所止。

    居两月,泰回,停舟徒步,复以余资授之,俾其人他徙。

    于时睹一老妪,长恸数声。

    泰惊悸,召诘之,妪曰:“老妇尝事翁姑于此,子孙不肖,为他人所有,故悲耳。

    ”泰怃然久之,因绐曰:“吾适得京书,已别除官,不可住此,所居且命尔子掌之。

    ”言讫,解维而逝,不复返矣。

  • 未知:佚名

    昔有二翁,同邑(里)而居。

    甲翁之妻子去乡,唯叟一人而已。

    一日,叟携酒至乙翁第,二人对酌,不亦乐乎!乙翁曰:“向吾远游冀﹑雍,然(但)未尝登泰山,君有意同行乎?”甲翁曰:“是山余亦未登,然老矣,恐力不胜。

    ”乙翁曰:“差矣,汝之言!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,今吾辈方逾六旬,何老之有!”甲翁曰:“甚善!”翌日,二翁偕往,越钱塘,绝长江,而至泰阴。

    夜宿,凌晨上山。

    乙翁欲扶之,甲翁曰:“吾力尚可,无需相扶。

    ”自日出至薄暮,已至半山矣。

  • 宋代:佚名

    初,张咏在成都,闻准入相,谓其僚属曰:“寇公奇材,惜学术不足尔。

    ”及准出陕,咏适自成都罢还,准严供帐,大为具待。

    咏将去,准送之郊,问曰:“何以教准?”咏徐曰:“《霍光传》不可不读也。

    ”准莫谕其意,归,取其传读之,至“不学无术”,笑曰:“此张公谓我矣。

  • 清代:佚名

    闽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,从师读。

    师贫甚,炊不得米。

    林知之,亟归,以袜实米,满之,负以致师。

    师怒,谓其窃,却弗受。

    林归以告母,母笑曰:“若心固善,然此岂束修之礼?”即呼备,赍米一石致之塾,师乃受。
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