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故事"类型的诗

  • 宋代:宋祁

   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,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,因出纸笔遍请客,莫敢当,至勃,泛然不辞。

    都督怒,起更衣,遣吏伺其文辄报。

    一再报,语益奇,乃矍然曰:“天才也!”请遂成文,极欢罢。

    勃属文,初不精思,先磨墨数升,则酣饮,引被覆面卧,及寤,援笔成篇,不易一字,时人谓勃为腹稿。

  • 宋代:张耒

    人间一叶梧桐飘,蓐收行秋回斗杓。

    神宫召集役灵鹊,直渡天河云作桥。

    桥东美人天帝子,机杼年年劳玉指。

    织成云雾紫绡衣,辛苦无欢容不理。

    帝怜独居无与娱,河西嫁得牵牛夫。

    自从嫁后废织纴,绿鬓云鬟朝暮梳。

    贪欢不归天帝怒,谪归却踏来时路。

    但令一岁一相逢,七月七日河边渡。

    别多会少知奈何,却忆从前恩爱多。

    匆匆离恨说不尽,烛龙已驾随羲和。

    河边灵官晓催发,令严不管轻离别。

    空将泪作雨滂沱,泪痕有尽愁无歇。

    寄言织女若休叹,天地无情会相见。

    犹胜嫦娥不嫁人,夜夜孤眠广寒殿。

  • 唐代:毛文锡

    暮蝉声尽落斜阳,银蟾影挂潇湘。

    黄陵庙侧水茫茫。

    楚山红树,烟雨隔高唐。

    岸泊渔灯风飐碎,白蘋远散浓香。

    灵娥鼓瑟韵清商。

    朱弦凄切,云散碧天长。

  • 明代:刘基

      杭有卖果者,善藏柑,涉寒暑不溃。

    出之烨然,玉质而金色。

    置于市,贾十倍,人争鬻之。

      予贸得其一,剖之,如有烟扑口鼻,视其中,则干若败絮。

    予怪而问之曰:“若所市于人者,将以实笾豆,奉祭祀,供宾客乎?将炫外以惑愚瞽也?甚矣哉,为欺也!”  卖者笑曰:“吾业是有年矣,吾赖是以食吾躯。

    吾售之,人取之,未尝有言,而独不足子所乎?世之为欺者不寡矣,而独我也乎?吾子未之思也。

      今夫佩虎符、坐皋比者,洸洸乎干城之具也,果能授孙、吴之略耶? 峨大冠、 拖长绅者,昂昂乎庙堂之器也,果能建伊、皋之业耶?盗起而不知御,民困而不知救,吏奸而不知禁,法斁而不知理,坐糜廪粟而不知耻。

    观其坐高堂,骑大马,醉醇醴而饫肥鲜者,孰不巍巍乎可畏,赫赫乎可象也?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也哉?今子是之不察,而以察吾柑!”  予默默无以应。

    退而思其言,类东方生滑稽之流。

    岂其愤世疾邪者耶?而托于柑以讽耶?

  • 清代:蒲松龄

      红毛国,旧许与中国相贸易,边帅见其众,不许登岸。

    红毛人固请赐一毡地足矣。

    帅思一毡所容无几,许之。

    其人置毡岸上,但容二人,拉之容四五人。

    且拉且登,顷刻毡大亩许,已登百人矣。

    短刃并发,出于不意,被掠数里而去。

  • 清代:蒲松龄

     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,穴中有小狼二。

    谋分捉之,各登一树,相去数十步。

    少倾,大狼至,入穴失子,意甚仓皇。

    童于树上扭小狼蹄、耳,故令嗥。

    大狼闻声仰视,怒奔树下,且号且抓。

    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。

    狼闻声四顾,始望见之;乃舍此趋彼,号抓如前状。

    前树又鸣,又转奔之。

    口无停声,足无停趾,数十往复,奔渐迟,声渐弱;既而奄奄僵卧,久之不动。

    童下视之,气已绝矣。

  • 清代:蒲松龄

    其一有屠人货肉归,日已暮,欻一狼来,瞰担上肉,似甚垂涎,随尾行数里。

    屠惧,示之以刃,少却;及走,又从之。

    屠无计,思狼所欲者肉,不如姑悬诸树而早取之。

    遂钩肉,翘足挂树间,示以空担。

    狼乃止。

    屠归。

    昧爽,往取肉,遥望树上悬巨物,似人缢死状。

    大骇,逡巡近视之,则死狼也。

    仰首细审,见狼口中含肉,钩刺狼腭,如鱼吞饵。

    时狼皮价昂,直十余金,屠小裕焉。

    缘木求鱼,狼则罹之,是可笑也。

    其二一屠晚归,担中肉尽,止有剩骨。

    途中两狼,缀行甚远。

    屠惧,投以骨。

    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从。

    复投之,后狼止而前狼又至。

    骨已尽矣,而两狼之并驱如故。

    屠大窘,恐前后受其敌。

    顾野有麦场,场主积薪其中,苫蔽成丘。

    屠乃奔倚其下,弛担持刀。

    狼不敢前,眈眈相向。

    少时,一狼径去,其一犬坐于前。

    久之,目似瞑,意暇甚。

    屠暴起,以刀劈狼首,又数刀毙之。

    方欲行,转视积薪后,一狼洞其中,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。

    身已半入,止露尻尾。

    屠自后断其股,亦毙之。

    乃悟前狼假寐,盖以诱敌。

    狼亦黠矣,而顷刻两毙,禽兽之变诈几何哉?止增笑耳。

    其三一屠暮行,为狼所逼。

    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,奔入伏焉。

    狼自苫中探爪入。

    屠急捉之,令不可去。

   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。

    惟有小刀不盈寸,遂割破狼爪下皮,以吹豕之法吹之。

    极力吹移时,觉狼不甚动,方缚以带。

    出视,则狼胀如牛,股直不能屈,口张不得合。

    遂负之以归。

    非屠,乌能作此谋也!三事皆出于屠;则屠人之残爆,杀狼亦可用也。

  • 清代:纪昀

    曹司农竹虚言,其族兄自歙往扬州,途经友人家。

    时盛夏,延坐书屋,甚轩爽,暮欲下榻其中。

    友人曰:“是有魅,夜不可居。

    ”曹强居之。

    夜半,有物自门隙蠕蠕入,薄如夹纸。

    入室后,渐开展作人形,乃女子也。

    曹殊不畏。

    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。

    曹笑曰:“犹是发,但稍乱;犹是舌,但稍长,亦何足畏?”忽自摘其首置案上。

    曹又笑曰:“有首尚不足畏,况无首也。

    ”鬼技穷,倏然。

    及归途再宿,夜半,门隙又蠕蠕,甫露其首,辄唾曰:“又此败兴物耶?”竟不入。

  • 金朝:元好问

      泰和中,大名民家小儿女,有以私情不如意赴水者,官为踪迹之,无见也。

    其后踏藕者得二尸水中,衣服仍可验,其事乃白。

    是岁此陂荷花开,无不并蒂者。

    沁水梁国用,时为录事判官,为李用章内翰言如此。

    此曲以乐府《双蕖怨》命篇。

    “咀五色之灵芝,香生九窍;咽三危之瑞露,春动七情”,韩偓《香奁集》中自序语。

      问莲根、有丝多少,莲心知为谁苦?双花脉脉娇相向,只是旧家儿女。

    天已许。

    甚不教、白头生死鸳鸯浦?夕阳无语。

    算谢客烟中,湘妃江上,未是断肠处。

      香奁梦,好在灵芝瑞露。

    人间俯仰今古。

    海枯石烂情缘在,幽恨不埋黄土。

    相思树,流年度,无端又被西风误。

    兰舟少住。

    怕载酒重来,红衣半落,狼藉卧风雨。

  • 先秦:韩非

   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,誉之曰:“ 吾盾之坚 , 物莫能陷也 。

    ”又誉其矛曰:“ 吾矛之利 , 于物无不陷也 。

    ”或曰:“以子之矛,陷子之盾,何如 ?” 其人弗能应也 。

   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,不可同世而立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