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标签 本文内容

"叙事"类型的诗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金天之西,白日所没。

    康老胡雏,生彼月窟。

    巉岩容仪,戍削风骨。

    碧玉炅炅双目瞳,黄金拳拳两鬓红。

    华盖垂下睫,嵩岳临上唇。

    不睹诡谲貌,岂知造化神。

    大道是文康之严父,元气乃文康之老亲。

    抚顶弄盘古,推车转天轮。

    云见日月初生时,铸冶火精与水银。

    阳乌未出谷,顾兔半藏身。

    女娲戏黄土,团作愚下人。

    散在六合间,濛濛若沙尘。

    生死了不尽,谁明此胡是仙真。

    西海栽若木,东溟植扶桑。

    别来几多时,枝叶万里长。

    中国有七圣,半路颓洪荒。

    陛下应运起,龙飞入咸阳。

    赤眉立盆子,白水兴汉光。

    叱咤四海动,洪涛为簸扬。

    举足蹋紫微,天关自开张。

    老胡感至德,东来进仙倡。

    五色师子,九苞凤凰。

    是老胡鸡犬,鸣舞飞帝乡。

    淋漓飒沓,进退成行。

    能胡歌,献汉酒。

    跪双膝,立两肘。

    散花指天举素手。

    拜龙颜,献圣寿。

    北斗戾,南山摧。

    天子九九八十一万岁,长倾万岁杯。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日出东方隈,似从地底来。

    历天又复入西海,六龙所舍安在哉?其始与终古不息,人非元气,安得与之久徘徊?草不谢荣于春风,木不怨落于秋天。

    谁挥鞭策驱四运?万物兴歇皆自然。

    羲和!羲和!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?鲁阳何德,驻景挥戈?逆道违天,矫诬实多。

    吾将囊括大块,浩然与溟涬同科!

  • 唐代:李白

    太守耀清威,乘闲弄晚晖。

    江沙横猎骑,山火绕行围。

    箭逐云鸿落,鹰随月兔飞。

    不知白日暮,欢赏夜方归。

  • 唐代:王昌龄

    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
    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
    骝马新跨白玉鞍,战罢沙场月色寒。

    城头铁鼓声犹振,匣里金刀血未干。

  • 唐代:王昌龄

    烽火城西百尺楼,黄昏独上海风秋。

    (独上 一作:独坐)更吹羌笛关山月,无那金闺万里愁。

    琵琶起舞换新声,总是关山旧别情。

    撩乱边愁听不尽,高高秋月照长城。

    关城榆叶早疏黄,日暮云沙古战场。

    表请回军掩尘骨,莫教兵士哭龙荒。

    青海长云暗雪山,孤城遥望玉门关。

    黄沙百战穿金甲,不破楼兰终不还。

    大漠风尘日色昏,红旗半卷出辕门。

    前军夜战洮河北,已报生擒吐谷浑。

    胡瓶落膊紫薄汗,碎叶城西秋月团。

    明敕星驰封宝剑,辞君一夜取楼兰。

    玉门山嶂几千重,山北山南总是烽。

    人依远戍须看火,马踏深山不见踪。

  • 唐代:卢僎

   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,年年十月梅花发。

    上苑今应雪作花,宁知此地花为雪。

    自从迁播落黔巴,三见江上开新花。

    故园风花虚洛汭,穷峡凝云度岁华。

    花情纵似河阳好,客心倍伤边候早。

    春候飒惊楼上梅,霜威未落江潭草。

    江水侵天去不还,楼花覆帘空坐攀。

    一向花前看白发,几回梦里忆红颜。

    红颜白发云泥改,何异桑田移碧海。

    却想华年故国时,唯馀一片空心在。

    空心吊影向谁陈,云台仙阁旧游人。

    傥知巴树连冬发,应怜南国气长春。

  • 唐代:王维

    七雄雄雌犹未分,攻城杀将何纷纷。

    秦兵益围邯郸急,魏王不救平原君。

    公子为嬴停驷马,执辔愈恭意愈下。

    亥为屠肆鼓刀人,嬴乃夷门抱关者。

    非但慷慨献良谋,意气兼将身命酬。

    向风刎颈送公子,七十老翁何所求。

  • 两汉:蔡文姬

      我生之初尚无为,我生之后汉祚衰。

    天不仁兮降乱离,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时。

    干戈日寻兮道路危,民卒流亡兮共哀悲。

    烟尘蔽野兮胡虏盛,志意乖兮节义亏。

    对殊俗兮非我宜,遭忍辱兮当告谁?笳一会兮琴一拍,心愤怨兮无人知。

      戎羯逼我兮为室家,将我行兮向天涯。

    云山万重兮归路遐,疾风千里兮扬尘沙。

    人多暴猛兮如虺蛇,控弦被甲兮为骄奢。

    两拍张弦兮弦欲绝,志摧心折兮自悲嗟。

      越汉国兮入胡城,亡家失身兮不如无生。

    毡裘为裳兮骨肉震惊,羯羶为味兮枉遏我情。

    鼙鼓喧兮从夜达明,胡风浩浩兮暗塞营。

    伤今感晋兮三拍成,衔悲畜恨兮何时平。

      无日无夜兮不思我乡土,禀气合生兮莫过我最苦。

    天灾国乱兮人无主,唯我薄命兮没戎虏。

   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,嗜欲不同兮谁可与语!寻思涉历兮多艰阻,四拍成兮益凄楚。

      雁南征兮欲寄边声,雁北归兮为得汉青。

    雁飞高兮邈难寻,空断肠兮思愔愔。

    攒眉向月兮抚雅琴,五拍泠泠兮意弥深。

      冰霜凛凛兮身苦寒,饥对肉酪兮不能餐。

    夜间陇水兮声呜咽,朝见长城兮路杳漫。

    追思往日兮行李难,六拍悲来兮欲罢弹。

      日暮风悲兮边声四起,不知愁心兮说向谁是!原野萧条兮烽戍万里,俗贱老弱兮少壮为美。

    逐有水草兮安家葺垒,牛羊满野兮聚如蜂蚁。

    草尽水竭兮羊马皆徙,七拍流恨兮恶居于此。

     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?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?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?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?制兹八拍兮拟排忧,何知曲成兮心转愁。

      天无涯兮地无边,我心愁兮亦复然。

    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,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。

    怨兮欲问天,天苍苍兮上无缘。

   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,九拍怀情兮谁与传?  城头烽火不曾灭,疆场征战何时歇?杀气朝朝冲塞门,胡风夜夜吹边月。

    故乡隔兮音生绝,哭无声兮气将咽。

    一生辛苦兮缘别离,十拍悲深兮泪成血。

      我非食生而恶死,不能捐身兮心有以。

    生仍冀得兮归桑梓,死当埋骨兮长已矣。

    日居月诸兮在戎垒,胡人宠我兮有二子。

    鞠之育之兮不羞耻,憋之念之兮生长边鄙。

    十有一拍兮因兹起,哀响缠绵兮彻心髓。

      东风应律兮暖气多,知是汉家天子兮布阳和。

   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,两国交欢兮罢兵戈。

    忽遇汉使兮称近诏,遗千金兮赎妾身。

    喜得生还兮逢圣君,嗟别稚子兮会无因。

    十有二拍兮哀乐均,去住两情兮难具陈。

      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,抚抱胡儿兮注下沾衣。

    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,胡儿号兮谁得知?与我生死兮逢此时,愁为子兮日无光辉,焉得羽翼兮将汝归。

   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,魂消影绝兮恩爱遗。

   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,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。

     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,心悬悬兮长如饥。

   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,唯我愁苦兮不暂移。

   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,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。

   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,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。

   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,河水东流兮心是思。

      十五拍兮节调促,气填胸兮谁识曲?处穹庐兮偶殊俗。

    愿得归来兮天从欲,再还汉国兮欢心足。

    心有怀兮愁转深,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。

    子母分离兮意难怪,同天隔越兮如商参,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!  十六拍兮思茫茫,我与儿兮各一方。

   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,不得相随兮空断肠。

    对萱草兮忧不忘,弹鸣琴兮情何伤!今别子兮归故乡,旧怨平兮新怨长!泣血仰头兮诉苍苍,胡为生兮独罹此殃!  十七拍兮心鼻酸,关山阻修兮行路难。

   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,来时别儿兮思漫漫。

   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,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。

   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,人马饥豗兮筋力单。

   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,叹息欲绝兮泪阑干。

      胡笳本自出胡中,缘琴翻出音律同。

    十八拍兮曲虽终,响有余兮思无穷。

    是知丝竹微妙兮均造化之功,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。

    胡与汉兮异域殊风,天与地隔兮子西母东。

    苦我怨气兮浩于长空,六合虽广兮受之应不容!

  • 清代:方苞

     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,余在刑部狱,见死而由窦出者,日四三人。

    有洪洞令杜君者,作而言曰:“此疫作也。

    今天时顺正,死者尚稀,往岁多至日数十人。

    ”余叩所以。

    杜君曰:“是疾易传染,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。

    而狱中为老监者四,监五室,禁卒居中央,牖其前以通明,屋极有窗以达气。

    旁四室则无之,而系囚常二百余。

    每薄暮下管键,矢溺皆闭其中,与饮食之气相薄,又隆冬,贫者席地而卧,春气动,鲜不疫矣。

    狱中成法,质明启钥,方夜中,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,无可旋避,此所以染者众也。

    又可怪者,大盗积贼,杀人重囚,气杰旺,染此者十不一二,或随有瘳,其骈死,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。

    ”余曰:“京师有京兆狱,有五城御史司坊,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?”杜君曰:“迩年狱讼,情稍重,京兆、五城即不敢专决;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,皆归刑部;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、狱官、禁卒,皆利系者之多,少有连,必多方钩致。

    苟入狱,不问罪之有无,必械手足,置老监,俾困苦不可忍,然后导以取保,出居于外,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,而官与吏剖分焉。

    中家以上,皆竭资取保;其次‘求脱械居监外板屋,费亦数十金;惟极贫无依,则械系不稍宽,为标准以警其余。

    或同系,情罪重者,反出在外,而轻者、无罪者罹其毒。

    积忧愤,寝食违节,及病,又无医药,故往往至死。

    ”余伏见圣上好生之德,同于往圣。

    每质狱词,必于死中求其生,而无辜者乃至此。

    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: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,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,别置一所以羁之,手足毋械。

    所全活可数计哉?或曰:“狱旧有室五,名曰现监,讼而未结正者居之。

    傥举旧典,可小补也。

    杜君曰:“上推恩,凡职官居板屋。

    今贫者转系老监,而大盗有居板屋者。

    此中可细诘哉!不若别置一所,为拔本塞源之道也。

    ”余同系朱翁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,遘疫死,皆不应重罚。

    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,左右邻械系入老监,号呼达旦。

    余感焉,以杜君言泛讯之,众言同,于是乎书。

      凡死刑狱上,行刑者先俟于门外,使其党入索财物,名曰“斯罗”。

    富者就其戚属,贫则面语之。

    其极刑,曰:“顺我,即先刺心;否则,四肢解尽,心犹不死。

    ”其绞缢,曰:“顺我,始缢即气绝;否则,三缢加别械,然后得死。

    ”唯大辟无可要,然犹质其首。

    用此,富者赂数十百金,贫亦罄衣装;绝无有者,则治之如所言。

    主缚者亦然,不如所欲,缚时即先折筋骨。

    每岁大决,勾者十四三,留者十六七,皆缚至西市待命。

    其伤于缚者,即幸留,病数月乃瘳,或竟成痼疾。

   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:“彼于刑者、缚者,非相仇也,期有得耳;果无有,终亦稍宽之,非仁术乎?”曰:“是立法以警其余,且惩后也;不如此,则人有幸心。

    ”主梏扑者亦然。

    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:一人予三十金,骨微伤,病间月;一人倍之,伤肤,兼旬愈;一人六倍,即夕行步如平常。

    或叩之曰:“罪人有无不均,既各有得,何必更以多寡为差?”曰:“无差,谁为多与者?”孟子曰:“术不可不慎。

    ”信夫!  部中老胥,家藏伪章,文书下行直省,多潜易之,增减要语,奉行者莫辨也。

    其上闻及移关诸部,犹未敢然。

    功令: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,止主谋一二人立决;余经秋审皆减等发配。

    狱词上,中有立决者,行刑人先俟于门外。

    命下,遂缚以出,不羁晷刻。

   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,法应立决,狱具矣,胥某谓曰:“予我千金,吾生若。

    ”叩其术,曰:“是无难,别具本章,狱词无易,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,俟封奏时潜易之而已。

    ”其同事者曰:“是可欺死者,而不能欺主谳者,倘复请之,吾辈无生理矣。

    ”胥某笑曰:“复请之,吾辈无生理,而主谳者亦各罢去。

    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,则吾辈终无死道也。

    ”竟行之,案末二人立决。

    主者口呿舌挢,终不敢诘。

    余在狱,犹见某姓,狱中人群指曰:“是以某某易其首者。

    ”胥某一夕暴卒,众皆以为冥谪云。

      凡杀人,狱词无谋、故者,经秋审入矜疑,即免死。

    吏因以巧法。

    有郭四者,凡四杀人,复以矜疑减等,随遇赦。

    将出,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。

    或叩以往事,一一详述之,意色扬扬,若自矜诩。

    噫!渫恶吏忍于鬻狱,无责也;而道之不明,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,而不求其情,其枉民也亦甚矣哉!  奸民久于狱,与胥卒表里,颇有奇羡。

    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,每岁致数百金。

    康熙四十八年,以赦出。

    居数月,漠然无所事。

    其乡人有杀人者,因代承之。

    盖以律非故杀,必久系,终无死法也。

    五十一年,复援赦减等谪戍,叹曰:“吾不得复入此矣!”故例: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。

    时方冬停遣,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,至再三,不得所请,怅然而出。

  • 清代:方苞

      先君子尝言,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,一日,风雪严寒,从数骑出微行,入古寺,庑下一生伏案卧,文方成草;公阅毕,即解貂覆生,为掩户。

    叩之寺僧,则史公可法也。

    及试,吏呼名至史公,公瞿然注视,呈卷,即面署第一。

    召入,使拜夫人,曰:“吾诸儿碌碌,他日继吾志者,惟此生耳。

    ”及左公下厂狱,史朝夕狱门外;逆阉防伺甚严,虽家仆不得近。

    久之,闻左公被炮烙,旦夕且死;持五十金,涕泣谋于禁卒,卒感焉。

    一日,使史更敝衣草屦,背筐,手长镵,为除不洁者,引入,微指左公处。

    则席地倚墙而坐,面额焦烂不可辨,左膝以下,筋骨尽脱矣。

    史前跪,抱公膝而呜咽。

   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,乃奋臂以指拨眦;目光如炬,怒日:“庸奴,此何地也?而汝来前!国家之事,糜烂至此。

    老夫已矣,汝复轻身而昧大义,天下事谁可支拄者!不速去,无俟奸人构陷,吾今即扑杀汝!”因摸地上刑械,作投击势。

    史噤不敢发声,趋而出。

    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,曰:“吾师肺肝,皆铁石所铸造也!”  崇祯末,流贼张献忠出没蕲、黄、潜、桐间。

    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。

    每有警,辄数月不就寝,使壮士更休,而自坐幄幕外。

    择健卒十人,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,漏鼓移,则番代。

    每寒夜起立,振衣裳,甲上冰霜迸落,铿然有声。

    或劝以少休,公日:“吾上恐负朝廷,下恐愧吾师也。

    ”  史公治兵,往来桐城,必躬造左公第,候太公、太母起居,拜夫人于堂上。

      余宗老涂山,左公甥也,与先君子善,谓狱中语,乃亲得之于史公云。

  • ««
  • «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»